一六中文网 > 九一之小作家 > 第50章 五百年风雨桥

第50章 五百年风雨桥

一六中文网 www.16zw.com,最快更新九一之小作家 !

    姜老师却不信的,小说可不是散文诗歌,他的技术性非常强,因此怀疑问道:“你懂得怎么写小说吗?小说的叙述技巧,高一课本还没教呢!”

    杨子建自信道:“我看过许多小说,有《红楼梦》等四大古典名著,有贾平凹的《浮躁》、《鬼城》、《二月杏》,路遥的《人生》和《平凡的世界》,汪曾祺的《异秉》、林语堂的《京华烟云》等等,我总结了一下,小说的叙述应该有三种方式:第一种是全知视角,即第三人称写法,叙述人高高在上,全知全觉,无处不在,细致入微,包括心理上的感受。第二种是戏剧视角,可以切换,可以先后错开,在时间和空间上灵活处理,像戏剧一样只表现人物的动作。第三种是次知视角,这是相对全知视角而言的,就是把与意义有关的事件因素展示给读者……”

    在场看着杨子建大大方方侃侃而谈,条理清晰,不禁听呆了。

    林逸早就掏出笔记本进行记录,他已经习惯当杨子建的“弟子”,其他同学也连忙做记录。

    大小萝莉常舒雨和杨子珍眼睛闪着自豪的光芒,虽然她们听不懂哥哥在讲什么,但越是不明觉厉,越是崇拜得要命。

    姜文明一开始不以为然,但对这三种叙述视角稍一对应,就发现准确无比,他也是文学爱好者,但只会评论鉴赏不擅长写作,他对所有的文学报刊都有阅读,杨子建这番见解他是从没读过的,说明确实是这少年自己总结出来的,对他这份才华不禁震惊。

    孟云看了一下电子表,推了杨子建一下提醒道:“子建,已经3点钟了,我们快去风雨桥!”

    杨子建不再理会这些大人们,转而对同学道:“同学们,我们沿着前河边的南塘溪巷往西走,尽头就是风雨桥,这里的小桥流水,风光秀丽,几乎所有著名建筑都建在河边。”

    “大家出发了!”张怡敏叫道。

    汪滟身为组织,她吩咐道:“林逸、钱丽,你们帮我点名一下,大家排队跟紧。”

    这时,三中的教职员工和火电厂职工们才恍过神来,纷纷鼓掌称赞——

    “小作家,你说的非常不错,我希望早日读到你的小说。”

    “我们也跟着去吧,有杨子建当导游,可以听到更有趣的东西。”

    “对对,一起去……”

    于是,三支团队五十多人,浩浩荡荡边走边听。

    “这是岳州知州的府宅,明朝进士严海日的故居,他曾经主持重修过岳阳楼,写出诗集《笱存集》……这是小石拱桥,建于乾隆34年,它高四米、长十一米,由三十九块青石垒成,与前面的大拱桥相对应……这是笋业公会,建于民国三年,是一个笋商行业协会的会址,前后两进,中间有块‘公平石’……这是先贤祠,祭祀宋代儒学家杨时、罗从彦、李侗、朱熹、陈了斋、邓肃等,左右陪祭的则是南塘镇一百二十一位乡贤……这是平川书院,是由明朝进士李杏所创建,培养了许多人才……这是陈氏祠堂,建于康熙十九年……这是泉州知州府邸,主人是北宋进士陈君举,他两度知泉州,元右二年促成市舶司在泉州建立,从此开启了海上丝绸之路……”

    杨子建口若悬河,对所有古迹娓娓道来,虽然只是简介,但往往了了几句话,就把这些建筑和历史给说透了,让人印象深刻。

    同学们和林羡都不约而同开始做起了笔记,连三中老师也有不少做了记录。

    姜文明听着,双目发光,从杨子建的讲解口才就能看出一个人的才知水平,杨子建思维清晰,资料详实,知识丰富,只有这样,才能用最短的语言,把一个景点说得如此透彻。

    这学生,极具天赋,很有前途,一中得了一个好苗子,三中迎来了一个大敌!

    杨子建边说边走,终于来到风雨桥,它位于镇西,跨过塘溪好像一道彩虹,桥身丹霞石拱,桥上有廊亭。

    “这便是风雨桥,传说建桥人愿化身石桥,受五百年风吹、日晒、雨淋,只求心爱的少女从桥上走过,了结这段情缘。据《八闽通志》卷十九‘地理,桥梁’记载:风雨桥,二十九都。《南剑府志》南塘一栏记载:风雨桥,南塘镇西,明弘治四年南塘乡贤陈瑞捐建。《南塘镇志》古迹一栏记载:明朝弘治四年,乡贤秀才陈瑞捐银一千余两,于镇西建风雨桥……但民间流传,陈瑞为一心爱女子建桥,他一生未娶,建桥之后,就遁入空门。”

    其实“为女人建桥”纯属扯淡,故老相传这陈瑞捐桥之后,确实出家了,至于是不是为了爱情,完全是杨子建牵强附会写的。但既然他这个“小秀才”说了,镇里的老人们,自然也不会反对,反正这掌故传来流去早就变形了,常爷爷自己就说了好几个版本,可能连他自己都模糊了。

    后来杨子建为一些风景区编造“典故”可就多了,而当地村民听久了,也就当真了。

    “终于到了爱情桥。”

    “不怎么样嘛,这么破旧。”

    “五百年了,看这木头,肯定有翻修过。”

    “那是当然的,哪有木质建筑经得起五百年风吹日晒雨淋?”

    “石头就可以,人家陈瑞本来就是建石桥,廊亭不过是顺便盖的。”

    大家在议论纷纷中,带着激动、失落、遐想、印证等心思登上这座“名声遐迩”的风雨桥,有的在桥上廊亭内休息,有的蹲下来看红色丹霞石块,有的坐在廊亭两边的木凳上观景,有的观摩两边雨披上写的各种运动口号。

    但总的来说,有点失望,因为与自己想像的文学浪漫,距离有点大。

    杨子建带着激动的心情,大声讲解道:“风雨桥东西走向,一墩两孔。桥长23米,宽5米,桥面高6米,桥身用丹霞石垒砌成拱券型,桥墩砌有分水石,可以缓解洪水对桥墩的冲击力。桥面建有廊亭,可以让行人遮风避雨。这桥廊在清光绪年间重修过,雕梁斗拱、泥塑彩绘都带着清朝的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