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六中文网 > 弘治大帝 > 第172章 □君臣两相宜

第172章 □君臣两相宜

一六中文网 www.16zw.com,最快更新弘治大帝 !

    当朱佑樘看到王越的奏本之后,真是被气乐了,他总算见识了什么叫颠倒黑白,倒打一耙。

    王越在奏本说残元蒙鞑都奸诈,每每互市以次充好,用劣等马匹却要换上等的精盐和铁锅,而且多有强买强卖之举措,而且这次更是变本加厉,跃进大同境内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实乃最大恶疾。

    他还建议取消与残元蒙鞑的互市,多训练边军,若是能每年给三边拨款七百万银元的饷银,他保证从此三边无忧,残元蒙鞑从此不敢南下牧马。

    看着王越的奏本,朱佑樘愣在那久久不语,王越是对边军不法之事之情呢还是不之情?

    王越到底是忠是奸?

    大同是什么情况,朱佑樘其实早就通过锦衣卫还有汪直西厂的情报查得清清楚楚,就是边军在互市过程中多有欺诈行为,让蒙古人愤愤不平,最终引发了蒙古人怒而报复。

    而这一切都是边军有意为之,因为朝廷的互市行为明显挡住了边军的财路,以为边军都是靠着走私牢牢把控着同蒙古的贸易。从此赚得盆满钵满。

    如今朝廷开了边贸,和蒙古进行互市,这都是朝廷亲自主持,没边军啥事,边军要是想贸易也只能参加互市。

    这……多家竞争哪里比得上垄断独家生意香?

    因此边军一直想要将这个互市搅黄了,所以在互市过程中,边军有意对蒙古人进行欺诈。目的就是激化互市中蒙古人和大明人的矛盾。

    显然边军的计谋已经奏效,蒙古人果然愤而起兵,杀入了大同境内。

    凭借蒙古人真正的实力根本无法突破边镇县城的城墙,这里自然少不了边军的有意纵容,给蒙古人提供有利条件,最终导致蒙古人接连突破三个县城的城防。

    这一切的一切,朱佑樘通过汪直的情报网弄得一清二楚,他就想知道看看这些边镇到底能给他一个什么样的解释。

    如今朱佑樘通过汪直的情报网不光对边镇的情报了如指掌,就是鞑靼小王子的情报都一清二楚,原本鞑靼小王子根本无意犯边,毕竟去年才跟大明签订了“友好条约”,开通了互市,他是疯了自掘坟墓。

    最关键的是小王子也是野心勃勃之辈,他此时的重心在于统一蒙古各部,他想重新将草原统合起来,最终成为蒙古大汗,而不是什么明廷嘴里的所谓“鞑靼大汗”。

    若是按照原时空的发展,统合蒙古诸部,还是被小王子干成了,他也成为了历史上赫赫有名的“达延汗”。

    所以与明廷交恶无异于两面受敌,智者所不为也,这就是小王子去年为什么要和大明求和的原因,一个他想要大明的物资,二就是此时他想先整合蒙古草原各部,无力招惹大明。

    朱佑樘通过前往蒙古走私的商队将这些都弄得清清楚楚,这也是朱佑樘去年为什么答应小王子的互市要求的原因,既然大家都无心交战,那就彼此都先去发育发育,留待以后再做决定。

    看谁先成长起来,再来一决高下。

    只是没想到计划赶不上变化,两位有志青年都野心勃勃想要先苟着发育一波,等实力雄厚了些,再来一决高下,可惜都被低下的人给破坏了。

    “首辅,你来看看王越的这份奏本。”朱佑樘强压着内心的恼怒,将奏本递给刘吉说道。

    其实跟着王越一起呈上来的还有大同镇各个军校的请罪奏本,朱佑樘用脚想都知道都是些什么内容,这些对于朱佑樘来说并无意义,看了只会恶心到自己,于是丢在一旁不去理会。

    当刘吉打开王越的奏本,粗略看了一遍之后开口道:“陛下,王越已经不适合在三边总督位子上任职了。”

    听到刘吉的话,朱佑樘真是惊讶到了,这个刘吉分明是个明白人,这位哪里是什么刘棉花,分明是“绵里藏针”,软中带细啊。

    “哦,首辅,何出此言?”朱佑樘惊异的问道。

    “回陛下,王越乃文官出生,陛下之所以任免他为三边总督,就是因为他是文官出生,要知道在我朝,三边总督,是何其位高权重,其权力已经等同于前唐之藩镇,若是有心之人任之,必有贼心自起之日。”刘吉躬身道。

    “那王越是有心人吗?”朱佑樘看着刘吉问道。

    “陛下,从来都是时势造英雄,哪里需要刻意为之?王越如今已经具备时势。”刘吉语不惊人死不休。

    “此话怎讲?”朱佑樘继续问道。

    “陛下,臣听说王越在大同修有富丽堂皇的宅子,多有逾制,而且出行仪仗多有擅越,加之臣从此奏本上看出王越很得三边将校之心,如此一来,王越在大同,‘天时地利人和’已占其二。”刘吉沉声道。

    “‘天时地利人和’吗?”朱佑樘喃喃道。

    “是的,陛下,还是早将王越撤回为妙。”刘吉诚恳道。

    “怎么,首辅,你认为王越会反吗?”朱佑樘问道。

    “陛下,王越不会反,而且他如今也无反心。”刘吉肯定道。

    “既然王越不会反,也无反心,何必要将他召回,王越还是很有军事才干的,朕没思起他的‘威宁海之战’便神向往之,大丈夫当是如此。”朱佑樘感慨道。

    刘吉见朱佑樘似有欣赏王越之意,于是苦口婆心劝道:“陛下,王越不会反,但是这是藩镇割据之开始,若是放任王越在大同,大明之藩镇必从彼处开始。”

    对于刘吉今天这番言语,真的是让朱佑樘大受感动,对于;刘吉此人,在他还没有登基以前,他早就看不惯此人的言行举止,成化朝的“万岁阁老”,刘吉更是有着刘棉花的称号。

    朱佑樘也曾暗暗发誓,只要他上台,他必然第一时间将“万岁阁老”革职,并将他们全都赶回老家去。而且朱佑樘却是如此做的,第一个被他赶着的就是首辅万安。

    后来朱佑樘考虑到需要保持内阁的平稳,再加之新入内阁的刘健,也就是他的老师,这位老先生可不是一位良善之辈,向来强势。

    他害怕一旦刘健成为首辅之后,借着老师的身份强压他一头,那样朱佑樘他这个皇帝就会被强加一个婆婆在头上,那样以来他可要难受死。

    于是朱佑樘决定将刘吉这个资历更老的内阁继续留在内阁,成为内阁首辅,刘吉也很有眼力劲。投桃报李,只要是朱佑樘的提议他便坚决反对,从此成为了坚定的皇帝派,即便是满朝文武不齿于他这谄媚之姿,他也不以为意,反而引以为荣。

    说实话自从任命刘吉为内阁首辅之后,朱佑樘在朝堂的政令变得顺畅无比,再无阻隔。

    朱佑樘之所以有今日之皇权威仪,这和刘吉这个内阁首辅的无底线支持不无关系。

    对于刘吉此人朱佑樘是越用越顺手,原本在朱佑樘的计划中刘吉此人只是内阁过渡式的人物,想不到此人其实是对任何事情都心思肚明,之所以之前不愿意表现出来而已。

    今日不知刘吉这是为何,今日如此替朱佑樘设身处地着想。

    不管如何,真心以待人总是能让人感动,朱佑樘深情道:“刘卿,仅凭今日一番话语,史上千古贤相的名头必有君一席之地。”

    “哇……”刘吉突然嚎啕大哭起来:“陛下,臣本愚钝,幸得陛下简拔,立为内阁首辅,臣也知自身才疏学浅,日日深恐才不配位,而招世人鄙薄,原本臣被人鄙薄也无妨,毕竟臣向来有着‘刘棉花’之远名。”

    “只是臣高居内阁高位,陛下又是堪比唐太宗之明君,臣日日惶恐,怕因臣之粗鄙而有损陛下的圣名,若是如此罪莫大焉。故臣时有如履薄冰之感,唯恐有所差池,实在不敢得陛下如此赞誉。”刘吉跪谢道。

    “刘卿,你我君臣两相宜,定然能成为千古一段佳话!”朱佑樘动容道。

    “陛下不嫌臣之粗鄙,臣岂能不以死而报之。”刘吉大声道。

    “刘卿真乃国之干城,快快请起,朕授予你今后对朕享有不跪拜之权。”朱佑樘急忙上前去将刘吉搀扶起立,说道。

    被朱佑樘搀扶起来的刘吉,起身之后时候有了不一样的变化,那年迈的腰杆子似乎也变得挺拔了起来,面色中也多了几分昂然之色。

    “陛下,请务必听臣之言,将王越调回中枢,如今兵部尚书余子俊刚好年迈多病,可以让其病休,然后让王越补其空缺。”刘吉继续谏言道。

    “刘卿之言乃是谋国之言,朕就依你之意。”朱佑樘答应道。

    其实不用刘吉说,朱佑樘也打算将王越召回,当初派王越去三边任总督,也是无奈之举,因为朝中文臣没有比王越更懂兵事,出于稳定三边的考虑,朱佑樘才任命王越为三边总督。

    谁曾想王越这才过去两年便和边军沆瀣一气,文官与武将交善,此乃朝廷之大忌。这也是朱佑樘决计不允许存在的事情,所以王越必须召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