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六中文网 www.16zw.com,最快更新抗日保安团 !
为了节省粮食和避免喝酒误事,第四十一集团军法处对将士饮酒有着严格的规定。 郑卫国他们以身做责,席面上便没有上酒,只是捡大鱼大肉的好菜上了十几个,然后风卷残云般横扫一空,吃得很是尽兴。
本来以冀中的富庶,吃相用不着这么难看。像97军刚来那一会儿,部队的伙食就挺不错的,每人每天都有二两肉或者一个鸡蛋。可随着部队急剧增加和几大防御工事的修建,开销实在太大。肉食和鸡蛋是保证不了了,只能让战士们混个肚儿圆。
冯军长见几人吃得满脸是油,笑道:“总座、参座、柱子,这味道怎么样?我就说他们家手艺不错吧!”
“嗯,真是没的说!”柱子使劲儿吞下一口红焖鸡,翻着白眼说:“这鸡也不知道是怎么做的,真他娘的好吃!总座,改明儿让炊事班的老孙头过来学学?”
郑卫国笑骂道:“胡说八道!人家就靠这手艺过日子,你学去了让人家还怎么做生意?”
柱子点头说:“也是!俺们老家那块儿有个卖小吃的谭老蔫,就会一手煎饼果子还生怕被别人学去了。只是这里也太贵了,俺一个月的饭钱在就够吃上一顿的。”
周参谋长打趣道:“你不是刚得了两条小黄鱼吗?天天来是不行,每个星期来一趟也够你吃上一年了。这么钱你留着干啥?不会是想攒着娶媳妇吧!快给说说,看上哪家的姑娘了?”
严格来讲。那两根金条属于贿赂的黑钱,应该交公。但郑卫国曾立过一条规矩,凡是有外人行贿只要主动向上级报告就可以保留财物,若隐瞒不报则严加惩处。他认为这样可以有效避免敌人糖衣炮弹的袭击,但具体效果如何还有待验证。
柱子嘿嘿一笑,傻乎乎地说:“啥样的媳妇儿值这么多钱!俺就想等赶走了鬼子,也在奉天乡下买套宅院,再置上七八十亩地。嘿,那小日子过得,啧啧!”
大伙儿一听都忍不住大笑。但笑完之后又有些伤感。郑卫国突然想到这具身体带给他的记忆。也是在东北乡下,农妇山泉有点儿田,过着逍遥又安稳的日子。似乎太过平淡了些,可只有经历过战乱的人才知道它的珍贵。
冯军长不知是想起了什么。叹了一口气突然变得有些意兴索然。可能是怕扫了大家的兴。又岔开话题说:“总座。德国人说的那……”
周参谋长忙咳嗽一声,低声道:“此地人多眼杂,我们回去再谈吧!”
这家饭馆的环境虽然很不错。但毕竟是开门迎客的地方,讨论机密事宜显然不合适。冯军长也醒悟过来,见大家都放下筷子了,就建议说:“总座,参座,我看大家吃得差不多了,要不咱们先回去?改天卑职再来做东。”
郑卫国点头说:“好,那柱子去把账结了!”
饭店的掌柜早就注意到他们了,打听到是堂堂总司令,哪里肯收饭钱?被柱子逼得急了,就推说找不开。柱子嘴笨说不过掌柜,只好回来报告。郑胡子和周参谋长也没带钱的习惯,还好冯军长身上有钱,不然就要出洋相了。
掌柜却还是不肯收,感激地说:“贵军真是仁义啊!小老儿活了大半辈子,什么样的军队没见过,像贵军这样对老百姓秋毫无犯的还只在戏文里听过。不过小老儿这单是诚心免的,郑将军带着将士们打鬼子,是把命都豁出去了。咱儿免一顿饭钱算啥?客官们都说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其余的食客也纷纷帮腔,说是掌柜的一点儿心意,郑将军就收下吧!
郑卫国摆手道:“乡亲们的心意我领了,可吃饭要给钱是军规。我不能带头坏了规矩!” 最后还是坚持把饭钱结了。今天能免了总司令的单,明天团长也可以吃白食了,后天军纪就会荡然无存。
从酒楼出来,周参谋长问道:“总座,是去集总司令部,还是去63军军部?”
郑卫国问道:“你们那边都忙完了吗?”
冯军长忙道:“忙完了,就去总座那边谈吧!反正92师有邓副军长在,91师有阎参谋长负责。”
于是一行人直奔司令部,主要是想合计一下该从德国要些什么东西。前两次交易都是为了应急,可以说有些饥不择食。现在局面大好,完全可以待价而沽了。刚进大院,就见门口拴一大肥骡子,旁边还搁两麻袋,看上去份量不轻。
柱子眼尖,一眼就认出这骡子了,忙道:“肯定是程副司令回来了,他走的时候就是骑的这匹骡子。”
前段时间八路军总部开会,杨教授和程政委都去了。本来郑卫国也该去一趟的,但实在是走不开。物资转运、青霉素交接,还有德国油田的事情非得有他在场才行。
正说着,程政委和杨教授恰好从里面走了出来。两人抬头一看,见郑卫国等人也在,笑道:“说曹操曹操到!司令员,我们刚才还说到你呢!”
郑卫国打趣道:“不会是说我坏话吧!”又指着那俩儿麻袋说:“你们大老远的跑一趟多不容易啊,回就回吧,还带了这么多礼物来!”
程政委笑道:“这俩儿麻袋还真是给司令员带回来的,不过不是我和杨教授出的钱。”
柱子年轻,好奇心重,上前用手摸了摸,一脸惊讶地说:“咦,都是些啥玩艺儿,怎么摸着好像是武器啊!”
“呵呵,猜得没错!”杨教授上前解开袋子,笑道:“这里面啊就是武器,而且还是全新的家伙!都是八路军总部让我们带给司令员的礼物。”
郑卫国顿时来了兴趣,笑道:“哦?快拿出来看看都有些啥宝贝!”
大家忙上前将袋子里面的武器一一取出。计有步枪三枝、迫击炮三门,还有各种口径和型号的子弹、榴弹、炮弹若干。三枝步枪型号各异,其中一枝有点儿像汉阳造,可仔细一看细微之处却有很多不同。还有一枝枪型修长,看上去像是三八大盖,用的却是马四环的枪机。最后一枝最为古怪,竟然有两个枪筒,也不知是做什么用的。迫击炮则分大、中、小三个,最大的应该是82毫米口径,中间那个是60毫米口径。最小的只有50毫米口径看起来更像是掷弹筒。
这些武器从外表看都很新。但工艺稍显粗糙。一些细节方面设计得不错,似乎是综合了一些同类产品的优点。但由于没有铭牌或者钢印,无法判断是哪里生产的。
冯军长蹲下来端详了半晌,满脸疑惑道:“这是哪国产的。我怎么都没见过呢?”
周参谋长也没看明白。猜测说:“难道苏联给的援助产品?”
郑卫国笑道:“这哪像老毛子造的东西。我看是八路军各兵工厂自己打造的吧!”
程政委和杨教授相视一笑,解释说:“还是司令员眼光准,这些都是八路军各兵工厂生产的军火样品。专门送到总部检验去的。回来的时候,左副参谋长让我给司令员带回来看看,说是要加强军事交流。”
冯军长闻言大吃一惊,忙搬过一具小型迫击炮,在炮口比划一下,惊讶地说:“八路在敌后都能造迫击炮了?这是六零炮吧!”
程政委点点头,笑道:“嗯,这是一二九师兵工厂生产的六零迫击炮,全重20公斤,最远射程1200米,最大射速每分钟30发。”
郑卫国也凑上前看了看,现在第四十一集团军就缺连、排一级的压制火力,用六零迫击炮是再适合不过了。平安县兵工厂也研发了一款,但离装备部队还需要一段时间。
程政委问道:“司令员,这种六零炮跟我们兵工厂试制的相比如何?”
郑卫国单手提了起来,觉得有点沉,说:“射程射速都还行,就是重了一点儿。一名战士想搬着走还是有点吃力。”
程政委解释说:“主要是没有好钢,轨道钢如果造得太薄就容易炸膛,使用寿命也低。”
郑卫国点点头说:“嗯,我们兵工厂事实上也面临这个问题。现在这条件想建个炼钢厂太困难了。”
根据地兵工厂建设了这么长时间,郑胡子又倒处搜罗工人和机器,但炼钢厂还是没办起来。到目前为止,只能生产白口铁和灰口铁。白口铁是炼钢的原料,生产了一大堆,可就是没法变成钢,所以之后就以生产灰口铁为主。灰口铁虽然也是生铁的一种,但它比较软,铸造性能好。现在根据地造手榴弹和迫击炮弹就是用的这种铸铁,碎片率相当不错。
只可惜大部分身管火炮(山、野、重、高)用的都是钢炮弹,所以光炼灰口铁也没用,必须得有钢材。目前兵工厂生产山炮炮弹用的都是轨道钢。这种钢材比炮膛钢要软得多,加工起来也很方便。只是要从铁路上扒回来也不是那么容易。铁路那是日军的命根子啊,想扒就得跟鬼子拼命。毫不夸张的说,每一段铁轨都是用命换的。
程政委说:“司令员不是从委员长那里要来了一批钢锭么?”
郑卫国点点头说:“嗯,是要了不少。可那个孔胖子办事太不爽利了,现在到货才十几吨。”说着说着就有些恼火,忍不住摊开双手骂道:“你们说这种人害人不?”
那批钢锭其实是阎老西儿在战前从捷克斯柯达兵工厂买来的。本来想抢在日军全面侵华之前造出一批大炮来,可没想到物资刚到香港战争就全面爆发了。没过多久,太原沦陷了。虽然从兵工厂抢运出一千多台小型机械,但造炮是不可能了。老西儿心想不能白白便宜了日本人,就当作顺水人情送给了zhōng yāng。
这批钢锭数量极大,有资料说高达二十五万吨。从当时各国的钢产量来看,这个数据似乎有些夸张,况且老西儿进的还是炮钢,斯柯达只怕也拿出来这么多。当然,即便没有二十五万吨,也不是小数。
抗战前几年,军政部兵工署还能造点武器、炮弹啥的,用的就是这个钢。质量还行,产量也还过得去。
遗憾的是,孔胖子当年只顾发国难财,竟然没把这么重要的战略资源抢运到大后方。兵工署每次要用时,才从香港拉一点回来,结果剩下的一大批在42年香港沦陷以后全便宜了日本人。研究国府抗战时期的军工生产就会发现,42年以前还是能造的钢制产品的,可42年以后几乎在猛然间陷入了停顿,就是因为断了这最为重要的原料。
郑卫国打听到这个情况之后,就跟孔胖子做了一批交易,以十倍的运价请他运到华北来。征得委员长同意之后,孔胖子立马就乐颠颠地答应了。现在这批钢锭已经有部分送到了平安县兵工厂,尚在测试其性能。
冯军长一听,不管孔胖子如何,先欢喜道:“总座,这么说咱们也能造六零炮了?”
郑卫国笑道:“你问参谋长,这事儿是他在管。”
周参谋长解释道:“我们参谋部合计了一下,认为这么好的钢(斯柯达的炮钢当世第一)造迫击炮太可惜了。现在正想办法造步兵炮或者山炮。当然迫击炮我们也在造,有60炮也有82炮,用的也是轨道钢,性能估计跟八路军的差不多,技术上倒是可以互相借鉴一下。”
程政委点点说:“左副参谋长也是这个意思。司令员和参谋长可别小看八路军的兵工厂,生产能力因为机械配置不齐,可能不如我们,但设计能力只怕要在我们之上。”
郑卫国呵呵一笑,点头说:“嗯,这个我信!”
都说土八路,土八路,其实八路洋气得很,队伍里喝过洋墨水的专家比兵工署那帮不着调的家伙强多了。就拿八路军的军工来说,成员来自五湖四海,有从欧洲回国的留学生,有从南洋归来的华侨,有国内高等学府的教授和学生,有大城市工业产业的技术人员,还有根据地土生土长的能工巧匠,其中仅名头响亮的就有100多位。
像日本东京工业大学内燃机研究室的研究生郭栋材,留学英国的冶金博士张华清,日本早稻田大学电机系毕业的电气工程师程明升,毕业于德国柏林工业大学钢铁系的陆达,燕京大学物理系的研究生张芳,北平大学工学院的毕业生郑汉涛、牛治华,清华大学工学院的学生高源、李守文等等。人员太多,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除了这些“洋专家”以外,还有党组织从各地搜罗来的奇人异士,比如阳城豫晋游击支队修械所的韩忠武等人甚至还用手工抠出过几枝手提冲锋枪来。这水平若放在解放后,估计也是传说中“八级工”的水平了。
这些情况郑卫国是知道的,周参谋长却有些不服气,说:“规模可能比咱们兵工厂大点儿,设计能力和工艺水平只怕有所不如吧!程副司令可能不知道,咱们兵工厂可是有德国技师的!”
程政委不以为忤,笑道:“不信是吧,参谋长要不要试试八路军造的这些武器?”
周参谋长说:“好啊,刚好兵工厂送了一批样品到装备部,要不拿来比试一下?咱们可说好了,要是程副司令带来的样品没咱们自制的好,您可得请吃饭。”
程政委笑道:“行,要是我们自己兵工厂生产的东西更好,输了我也高兴。”(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