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六中文网 > 明血1641 > 第三百九十九章 败绩传来

第三百九十九章 败绩传来

一六中文网 www.16zw.com,最快更新明血1641 !

    陈新甲感觉心脏差点停跳。

    他当然害怕,太子如此是记恨他吗。

    吴甡面上平静,内里也是一万头神兽跑过,太子如此做是为什么。

    朱慈烺当然知道为什么。

    德州大胜后,他和孙传庭光芒万丈,要说崇祯心里没有点忌惮,那就不是天子了。

    就是他在那个位置上也会对危机皇权的人忌惮不已。

    这是无法改变的权力欲造成的。

    所以他就没考虑陈新甲。

    而吴甡不是东林要员,也不是太子党,而且和周延儒不和,颇为通晓兵事,是最为合适的人选。

    崇祯一怔,他也没想到自家儿子举荐吴甡。

    心中不禁一喜,嗯,自家儿子不贪权,不结党,这个要职没一味推荐太子党比如陈新甲,也解除了他的尴尬。

    否则他就得驳回太子的举荐,一些大臣就会嗅闻其中的味道,流言蜚声,甚是不妙。

    众人面面相觑,东林人想反对,却是无法发声。

    首先,吴甡资历足够,也曾历任兵部侍郎,又晋升为宣大总督,民政军事资历足够。

    最关键是此番大战,总算力挽狂澜,保全了明军主力,周延儒也曾言称,吴甡立下大功,这就没法反驳了。

    ‘如此,吴甡听命,’

    崇祯道。

    ‘臣下在,’

    吴甡急忙出列。

    ‘通州之战,吴甡立下功勋,宣大总督任上颇有建树,税赋涨了两成,麾下强军在德州立下大功,晋升为东阁大学士,入阁参赞军机,’

    崇祯沉声道。

    吴甡兴奋的脸色涨红,急忙跪下谢恩。

    很多大臣看着眼红,羡慕嫉妒恨啊,但是他们真没想到通晓兵事现今这么重要。

    而他们偏偏这方面毫无建树。

    吴甡起身,很多大臣道贺。

    毕竟这位也是阁老了,以后必须敬着。

    周延儒冷眼旁观,没有任何反对,吴甡总比陈新甲这个太子忠犬强吧。

    吴甡入阁,谁任次辅,这次没人和孙传庭抢了,实在这位大学士功勋在那里呢,谢升、孙传庭、吴甡三人,必须是孙学士任次辅。

    接着宣大总督的位置上,又是众臣推荐。

    崇祯一言而决,就由宣府巡抚左懋第接任。

    毕竟现在宣府民政很有建树,就是他了。

    朱慈烺保持沉默,不能哪个位置他都瞄着。

    左懋第除了不通兵事外,其他的也算合格。

    而且忠心可鉴,历史证明了的。

    “父皇,此番德州大战,证明京营战力强悍,足以和建奴最强的满八旗甲兵抗衡,因此,儿臣请陛下拨款重建京营,”

    朱慈烺道。

    崇祯点头。

    这是毋庸置疑的。

    现下再没有任何人轻视京营的战力了。

    德州大胜证明了,同等数量下,骑步军足以和建奴甲兵争锋。

    而通州之所以没有全军覆没,和京营以及京营编练的河南军保定军标营有莫大干系。

    所以重建京营战力,补充战损是所有大臣大看法,他们在这问题上难得的一致。

    “父皇,秦军、保定军、河南军还得扩大标营的战力,最起码有一到两万的强军才能弹压地方,否则中原动荡,儿臣恳请父皇恩准,从经营抽调干员赶赴各处编练新军,”

    “准了,”

    崇祯道。

    “陛下,重整军力当然是刻不容缓,不过,户部财力不支啊,如今也就够支撑朝局,赈济灾民还有缺口,哪里有三四百万两银钱。”

    周延儒忙道。

    谢升等人也附和。

    没钱,那是真的。

    京营确是功勋卓着,但也是吞金兽。

    恢复京营马步军,就当十万计,就要最少两百万银子,还不算以后的粮饷,一年也得百多万银子。

    秦地等处财政困顿,也不可能继续扩大军力,全靠朝廷拨款,又得最少百万之数。

    确实无力承担。

    “父皇,此番缴获的两百万两银子儿臣可以献出重整京营,此外,内库该当还有百万银钱,也可以支撑一阵,至于以后的粮饷还得户部支应,所以儿臣以为改制盐政,出兵讨伐朝鲜势在必行,”

    朱慈烺等着周延儒叫苦呢。

    逼着他们同意改制盐政。

    否则就一筹莫展吧。

    崇祯皱眉。

    心里挣扎怕再起风波。

    周延儒等人心中不甘,盐政,那和东林人干系极大。

    怎么阻止太子那颗跃跃欲试的心呢。

    此时,一个小黄门匆匆而入,递给王承恩一个信札。

    王承恩打开一看,脸色凝重的递给了崇祯。

    崇祯接过一看,勃然大怒,重重拍击龙案。

    “荒唐,丧师辱国,该死,”

    众人惊惧,哪里出了大事。

    ‘父皇,可是湖广战报,’

    朱慈烺问道。

    现在经历两场大战,曹操在汝宁府不敢向北。

    李贼跑到西川折腾。

    中原比较平静。

    只有武昌张献忠和左良玉正在鏖战。

    “正是武昌,左良玉大败,损失大军五万,将武昌几十万百姓丢给了张献忠,他自己向南败退,左良玉当诛,丁启睿无能,”

    崇祯脸色苍白,还在暴怒中。

    大殿内沉默。

    刚刚商议重整军力的必要性,结果就出了这样的大败。

    看来如同殿下所言重整军力刻不容缓。

    至于左良玉当诛杀,问题是谁能替代他,就是去了,他麾下的骄兵悍将也不会听命就是了。

    而丁启睿肯定不如孙传庭吴甡通晓兵事,但是他也无奈,因为节制不来左良玉,换做谁去也是白费。

    朱慈烺保持了沉默,有些话不能在这里说。

    左良玉如今如同当时的李成粱。

    李成粱最盛之时,在辽东就有九千家丁,由他的几个儿子把控。

    加上辽镇其他的数万军卒。

    辽镇等同军阀。

    李成粱也用大量饷银沟通朝臣,让其在辽东如同土皇帝。

    朱慈烺不信左良玉没有在京中活动,现在在这里说的很多话,都会传到左良玉那里,还是不说为妙。

    “陛下,左良玉丧军失地极为可恨,然而如今湖广战局还离不开他,因此陛下当下旨申斥,让其戴罪立功,”

    周延儒道。

    朝中应援之人是这位首辅吗,很可能啊,朱慈烺看了眼周延儒。

    崇祯一言不发,还在盛怒中。

    他憋屈就在这里,特想办了左良玉,却总是被中原流贼和建奴羁绊无法痛下杀手。

    坐看左良玉做大,麾下二十万兵马,怎么个了局。

    “父皇,湖广糜烂,只怕中原又要动荡,整军刻不容缓,既然朝廷缺乏钱粮,当立即改制盐政,”

    朱慈烺趁机道。

    “过三日你拿出一个章程来,朝堂上议一议,”

    崇祯闷声道。

    同意了,被糜烂的局势逼得没有后路了。

    他寄希望长子真的能顺利改制盐政,毕竟朱慈烺搞钱是把好手,虽然他知道盐政积弊百年,只怕朱慈烺也搞不定。

    但是总要试一试,否则如何整军备战。

    朝会在一片沉闷的气氛中结束。

    武昌大败毁了所有的心情。

    本来德州和中原大战的胜利,让他们乐观的以为大明终于可以舒缓一口气了。

    但是通州和武昌大败告诉众大臣,大明还没爬出火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