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六中文网 www.16zw.com,最快更新混在三国当军师 !
原来是最近作战期间,鲍鸿自己的郡兵也损失了不少,需要补充新兵。鲍鸿想请赵二在帮张温练兵的同时,顺便帮他也训练一批——当然,鲍鸿同时也暗示:这批兵属于“自己人”,希望质量要比之前的兵高一些。
这是合理要求,因为赵二的本职就是为扶风郡效力。替张温的朝廷大军练兵才是额外劳动。
不过这却令赵二有些犯难。
赵二去鲍鸿的军营参观了下,发现以鲍鸿现有的军队模式,很难做出什么改进。
当然,像济南那样,废除无用训练项目的改进还是可以做的,但是对于一支随时准备与敌人作战的部队来说,那点改进并不够。赵二需要进行更深一步的改革才行。
这里就要说一下大汉朝本身的军队编组,五人一伍、十人一什这个大家都清楚,不过那只是平时的编制划分。具体的作战队形又有所不同。
中国古代的军队编队方式,大体可以分为两类:纯队和花队。
纯队的意思就是把单一兵种编为一队,然后上战场时,依靠指挥官的指挥,进行相应的兵种配合。比如先让纯弓手队伍去射击敌人,然后迅速退到后方,让纯长枪兵队伍上前去抵挡敌人骑兵。
花队则相反,把多个兵种的士兵编为一个作战单位,这些人相互之间有一定的配合,组成一个独立作战单元,可以直接应付各种状况。到了战场上,指挥官不需要进行过多的指挥,只需要把那些作战单元按照所需数量,直接派遣到各个位置即可。
两种编组方式的优缺点也很明显:纯队好训练,但不好指挥。花队不好训练,但好指挥。
赵二早先训练的简易版鸳鸯阵,就是花队。替张温训练的矛兵,就是纯队。
而大汉官方的正规军,则大多是花队。而这个花队可比赵二的简易鸳鸯阵要花得多,里面弓、弩、刀、剑、牌、殳(一种可以当锤子用的矛,百度百科里老有智障把殳的图片放到槊的词条下)、矛、戈、戟什么都有,非常花哨。
虽然随着时代发展,淘汰掉了一部分已经彻底不合时宜的殳、戈等武器,但仍旧十分之“花”。
而鲍鸿的部队,正是这种典型的大汉花队。
这叫赵二怎么帮他改?给他练纯队吧,他可能会觉得自己偷懒。给他练花队,他的已经够花了,而且练花队极耗时间和精力。
赵二想了三天(其实是拖延症犯了),最后终于想通了:管它呢!只要练出来的兵实际战力强就行,管它偷不偷懒,反正实战的机会有的是!
既然已经没有了限制,那么练出一支什么样的部队比较好呢?
首先肯定是不能强过自己在济南练的那些部队。故而军规条例制度兵牌等等一系列的玩意继续剔除掉。
然后……嗯……
之前替张温练的炮灰矛,是一支防御性质的部队,那么这次就试着练一支攻击性质的部队吧!
要想攻击力强,首选是骑兵……不过那个太耗资源,不考虑。
弓弩手么……同样费时,不考虑。
纯步卒……攻击力强……如果不能在物质上提升他们的攻击力的话,就只有在精神上提升他们的攻击性。
要有气势,有尚武精神,有……
有了!
于是赵二灵机一动,给鲍鸿练了一大批斯巴达方阵。装束也是斯巴达化……当然,不是叫他们光膀子只穿内裤,那样的话,以西北的气候,还没到战场这帮人就会先冻死一批。
到了夏天倒是可以这么玩。
士兵穿浅色衣裤,腰间却围了一块鲜红的围裙以代替红裤衩。头上也裹红头巾,还插鸡毛,以代替斯巴达鸡冠盔。武器当然是大圆盾(把大方盾削去四个角)加短矛。这样远看之下,跟斯巴达士兵多少有那么几分相像。
盔甲就不需要了,问起来就说让鲍鸿贪污了。
当然,这些措施单纯只是为了好玩,要想让这些士兵有战斗力,还得是下面这些措施:
除了基本的武器训练和队形训练外,赵二给他们每天最多的训练任务就是大吼:
“斯——巴——达!!!”
有士兵问这是什么意思,赵二就骗他们说这是咒语,喊了之后可以增加攻击力、防御力、敏捷度、智力、移动距离、攻击次数、暴击率、生命值……反正就是战斗力会增强。
“相信本官,这个咒语在本官当初讨黄巾时实践过多次,不仅可以增加战力,还能破黄巾贼的妖术!”
“啊,原来这么神奇!”
哼哼,当然,这话骗骗你们这些傻小子再合适不过了。赵二招兵时就专门向郡吏们提出要求了,只要年轻的半大小子,年纪小点没关系,不要老家伙。
这些小年青忽悠起来最是简单。
当然,也有个别人不信。赵二就随便挑出一个看起来傻乎乎的小子,当着众人面,先让他用短矛刺一个木桩。
那小子用力一刺,没刺中。
再刺,又没中。
第三下,刺中了,但刺入很浅,还差点滑出去。
之后,赵二让他深呼吸一下,平静下心情,然后大喊咒语。
喊过之后,再让他去刺。
众人惊奇地发现,这傻小子在喊过“咒语”之后,命中率果然提升不少,而且刺入深度也增加了。
于是不再有人怀疑赵二的话。
赵二心说:那小子无论当时喊不喊那句咒语,之后的命中率也肯定会提升,毕竟刺多了,命中率和威力提升是很正常的。
赵二最后嘱咐他们道:“我跟你们讲,这个咒语的威力,跟你的嗓门大小有关,你们好好练,声音越大,效果越强!”
于是每天训练场上,都能听到此起彼伏地“斯巴达!”声。显得特别的有生气、有活力。
鲍鸿来参观时,也感觉这赵二练兵的确不一般,就看训练场这么朝气蓬勃,就可以想象出这批士兵日后到了战场上后,士气有多高。
虽然他们外形看起来有点奇怪,个子也矮了点。
让士兵们每天训练喊“斯巴达!”当然不是为了好玩……好吧,也有好玩的因素。主要目的还是为了提升他们的士气,这种方法在那些搞宗教起义的军队中最常用,比如什么白莲教啊,义和团啊……
黄巾军中倒是没看到有用这招的……可能也有,估计是赵二没碰上。
不过要是当初张角得了赵二的辅助,没准还真能让黄巾之乱多坚持几年呢!
几个月后,孙坚又来信了,先是调侃赵二贪心不知足,能有官做就不错了,居然还挑挑捡捡。然后说他已经帮赵二参谋好了一个位置,那就是青州北海国。
青州这地方自从张角死后,其余党就没消停过,像济南国这种青州边缘地区,情况还算良好。而居于青州中心的北海国,可就是黄巾余党泛滥的重灾区了。
孙坚刚接到消息,说北海国前任国相刚被黄巾余党给宰了,孙坚写信时朝廷正商议派谁去接任呢。
孙坚一看这个位置正好适合赵二,本来青州这地方就因为闹黄巾没人爱去。堂堂一国的国相,公然被贼寇给砍了!出了这种事的北海国,就更没人爱去了。对常人来说去那还不如去凉州东部,凉东虽然有边章的叛军威胁,但张温的朝廷大军就在旁边,多少可以支援一下。青州这地方可就没什么强力的军队可以支援了,只能靠自己。而且北海国那地方还闹海寇,也就是说,出了事,连坐船逃跑都跑不了。前任北海相就是在陆上被黄巾贼击败,坐船逃跑时又被海寇给堵了回来,最终被杀的。
而这种不好的位置,对于赵二这种人才来说,却是肥差。因为赵二完全有能力解决那里的问题,而一旦解决了,那么这一郡之地就彻底归赵二管了。就算当不了国相,因为平定匪患而在当地积累了威望的他,也可以作个实际掌控者。
孙坚现在就在忙着帮赵二活动,把赵二调过去。只不过现下有个阻碍,就是来自董卓。
董卓自从看到张温和鲍鸿背后搞交易,把赵二调扶风郡去了后,就心有不甘,愤恨不已。于是也动用自己的能量,派人去京中活动,想把赵二调自己麾下。
为此董卓又特意贿赂了十常侍,还在董太后那边求了情。
孙坚哪里会坐视他得逞,于是联合几位相熟的议郎们上书天子,说董卓素来野心不小,近几年来,更是因为在西北地区的活跃,而实力大增,已经很难制约了。而赵贰是个人才,人所共见,如果再把他调归董卓麾下,那就更没人能管得了他了。
另外还有董卓在张温面前跋扈的事,孙坚更是没少添油加醋地宣扬。
双方的人在朝堂上为了赵二这个六百石官而争斗不休,而最终决定权,还是在汉灵帝刘宏手里。
--
注:灵帝时期,史书有记载的担任北海相的只有一个人,是号称“八厨”之一的秦周,此人早在建宁二年(169年)下狱了。而史书记载的后任北海相则是众所周知的孔融,他是汉献帝时期才担任的此职。也就是说,在秦周与孔融之间的二十年间,还有谁担任过北海相,发生过什么事情,则完全没有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