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六中文网 > 声音掌控者 > 一百二十四章:是时候展现一波实力了

一百二十四章:是时候展现一波实力了

一六中文网 www.16zw.com,最快更新声音掌控者 !

    索尼的EX1和CU的SD01发售价格都是8000日元。

    但多年以来,索尼所累积的品牌声望远不是CU所能比的,就算是任烨使用了领先近十年的技术结构,如果没有其他因素加成的话,相同价格之下,消费者也只会更倾向于索尼。

    十多年后的HIFI耳机圈子里,中低端的索尼和森海塞尔就是圈钱割韭的代名词,那些非旗舰的产品基本提升音质靠的就是外壳上索尼和森海塞尔的LOGO……LOGO调音法,不得不服。

    但现在的索尼还没有十多年后那么的商业套路,索尼的LOGO也的确是实打实的能代表出色的音质。

    EX1一发首,任烨也买了一批回来做研究,从实际音质上来说,EX1的确是要略逊于SD01的。但现在的索尼调音方面的实力也是无比深厚的,虽然硬素质要比SD01差一点,但是索尼的调音师却把重点放在了整个声音的音乐性上面,让EX1的听感非常的舒适。

    有时候HIFI耳机并不是一个单纯比拼纸面性能指标的游戏,解析力和灵敏度并不能解决一切问题,在音乐性这种需要综合性考量的特殊性能方面,道行尚浅的许睿和半路出家的任烨还真就搞不过索尼,索尼的EX1发布至今也有段时间了,任烨和许睿商量过针对EX1再把SD01修一修,只可惜时间上很尴尬,大改没时间,小改没效果。

    这时候就显出任烨当初先捧歌手再卖耳机这一战略的优势了。

    借着红色耳机的宣传攻势,发售近半年的DD01已经在曰本市场上卖出近十五万条了……虽然从销售数字上来看和索尼旗下各类便携式耳机总计近百万的年销量比起来并不起眼,但是在销售额方面,售价16000日元的DD01半年内卖出了24亿日元,索尼全部的入耳式平头式便携耳机加起来全年销售额是近40亿日元。

    任烨已经可以不谦虚地说一句,今年下半年,CU已经击败索尼,成为了曰本市场上便携式耳机的霸主了。

    目前的情况就是,索尼推出的EX1其实是一个挑战者,任烨的SD01,就像红色耳机的新专辑一样,是CU公司在耳机业一次巩固地位的实力展示。而且借着红色耳机的人气,SD01基本立于不败之地。

    CU的这套做法,现在已经引起了耳机业内的广泛骚动,索尼电子这次也想过和索尼娱乐旗下的艺人进行联动,奈何现在的索尼娱乐不给力,当前的索尼一哥平井坚和索尼一姐YUI都不具备和红色耳机正面抗衡的人气……目前曰本歌坛能和红色耳机拼人气的,也就是艾回的那一众歌姬、玩具厂(TOY’SFACTORY)的孩子先生、决明子、棒棒鸡等潮流乐队,但是无论艾回还是玩具厂,人家都不产耳机。坐拥南天群星和SMAP两大天团的JVC倒是产耳机,但现在谁不知道JVC和CU就是一家人。

    “到时候你们发布会真的谁也不来吗?”现在距离发布会就几天时间,已经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任烨在视频里也懒得再谈技术问题,询问了许睿一些生产和发货的事情,最后又问了许睿和钟跃这次发布会的细节。

    “就让克里斯去吧,后天他就出发去曰本了。”之前回国的时候,许睿和钟跃就再三表示不愿意跑一趟曰本,所以任烨把这件事就交给了米国那边的克里斯。克里斯对于这项工作不仅没有反对,还挺感兴趣的,反正他也是单身汉一个,圣诞节没什么安排,任烨直接给了他大半个月的时间,让克里斯去了华夏,每天随他到处玩,只要发布会之前抽时间去工厂那边熟悉一下业务和相关知识,算是半出差半休假了。

    “对了,新的大耳机开发的怎么样了?”任烨问道。

    一年前任烨把CU的耳机研发重点放在入耳式耳机上,主要是基本功不行,生产工艺和材料技术方面拼不过大厂,应付不了头戴式大耳机这种硬实力要求比较高的领域。而现在,经过一年多的技术升级,现在CU无论是工艺水平还是材料,都有了一些和各类大厂正面刚一波的底气,任烨当然就要摩拳擦掌的来一发了。

    任烨今年一年在耳机厂那边就烧了将近两亿美元,米国那边基金的投资收益有一大半都被他花在了耳机的科技树里。

    其他的不说,CU厂里现在造振膜可是实打实的物理气相沉积法,各大友商门厉害的也就是AKG在K701耳机的振膜上用的半流体烘干加500度高温冲压成型,水平普通一些的耳机厂这方面的工艺还是最传统的拉伸成型。这些技术名词所代表的工艺水平差距就是十年起步……如今任烨领先的已经不仅仅是脑子里的设计理念了。

    “振膜的良品率已经达到批量生产的要求了。外壳的工业设计也正在做,大概过完年就能做出样机开始调音,乐观估计今年五六月间就能出成品。”许睿神情轻松的汇报说。

    有任烨脑子里的现成设计方案,又有出众的制造能力,做一个耳机的确不是很难的事情。这一次任烨选择的设(shan)计(zhai)目标,就是后来丰达的旗舰耳机TH900。

    选这个方案对于现在的任烨和CU科技公司来说,也是最简单又最合适的,TH900这个耳机有两个很鲜明的特点,其一是这是丰达当时的耳机工艺炫技之作,用的振膜是一种当年来看水平很高的多层复合惰性材料振膜,就是他这个振膜不是单层的,而是用数层纳米级厚度的超薄材料叠加出来的……任烨不太清楚丰达用的是什么工艺,不过这种“数层”“超薄”“叠加”的玩法正是现在CU所掌握的物理气相沉积法工艺最擅长的领域。

    其二是TH900是高端耳机当中极少数使用封闭式结构的耳机。耳机外壳结构的两大路线,封闭式和开放式各有什么优劣,一句两句的很难完全解释清楚,只能说,决定耳机声音走向的,有两大要素,就是振膜的强度和外壳的结构:硬质振膜解析好中高音清亮,但是重低音不行,软质振膜重低音好,但是解析不行,封闭式和开放式的结构区别也差不多是这样,开放式中高音好,重低音不行,封闭式重低音好,中高音够呛。

    所以主流的头戴式耳机,都是用的互补搭配,最常见的就是用低音好高音烂的软振膜去配开放式结构,然后就是像TH900一样,用惰性材料的硬质振膜去配封闭式结构。另外就是更稀少的,像K701那样硬振膜配开放结构,然后耳机发烧友圈子里就都知道了,K701的低音表现惨不忍睹。至于软振膜配封闭式结构的搭配……低端领域貌似是有的,但这个搭配的中高音解析能力实在很差,任烨印象中没有哪个厂敢这么做高端耳机。

    此外,封闭式结构和开放式结构最大的区别、也是促使任烨选择TH900这个封闭结构耳机的直接原因就是,封闭式结构出来的声音表现,更适合流行乐。所以,TH900是高端旗舰耳机里,少数适合流行乐这种下里巴人风格的耳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