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六中文网 > 我才不想当皇帝呢 > 第十六章 宣旨的不是太监吗?

第十六章 宣旨的不是太监吗?

作者:年少周郎何处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一六中文网 www.16zw.com,最快更新我才不想当皇帝呢 !

    “锦少爷,锦少爷,这话可不敢乱说!”带路的青年苦着脸赔笑,“这不成了说我家老爷造反了么!”

    “原来刘三爷没打算造反啊?”唐寅一边暗赞文如锦这话头挑得好,一边凉凉帮衬,“我听说这衡山城里连县衙都不认了,只认刘三爷。”

    “不是,两位爷,”带路的青年哆嗦两下,睁大了眼睛,“我家老爷今天要金盆洗手了,从今往后不再过问江湖上的事,您二位刚才说的,可都是没有的话了。您二位不会是……”

    “来捣乱的吧”这五个字虽然没说,但是已经在青年的脸上若隐若现。

    这也就是刘府对下人调教得好,尤其是这样大日子,怎么也不能给主家找麻烦。换作大半不讲究的江湖人,早已经呵斥动手了。

    文如锦就像不会看人眼色一般,依旧乐呵呵的:“我就随便一说,怕什么的?反正你家今天也是江湖大会,总不会有官府的人来。”

    “嘿,这您可就——”青年话刚说了一半,门外突然喧闹起来。他们刚刚来到正厅,还来不及见主人,一个身材短胖的中年人走了出来,一边向四面胡乱拱手,一边向外就走。

    看到文如锦询问的目光,带路的青年立刻点头:“那位就是我家老爷。”

    文如锦来了兴趣,随着那青年指引,站到厅外台基下头,等着看热闹。这时看出刘府确实是早有安排,只放了一些看起来就有头有脸的人过来,剩下许多没名没份的江湖客,一概挡在前院外头。一时间院子几个角门外挤得乱哄哄的。

    过不多久,那个中年人、说是主人刘正风的已经回来,只是姿态不像主人,倒像身旁人的下属,一步一步跟得小心翼翼,满面笑容。

    “这来的是什么人,架子够大的!”

    唐寅看了文如锦一眼,知道他不认识官服,笑着低声道:“是衡山县,姓张,昨天我去衙门报官还见过他来着。”

    “哦,难怪呢!”文如锦点点头,很是好学的样子,“他是几品官啊?”

    “知县一般是正七品,着青袍。”

    “哎,不对啊,我记得官服上得有那个那个……就是鸟啊什么的?”

    唐寅听得低着头暗笑:“那叫补服,是官员常服,他今天穿的是公服……公服?”

    “公服怎么了?”文如锦听出来唐寅语气惊讶,登时激动了,“是不是有热闹看了?”

    唐寅却偏过头思忖一阵,才摇了摇头:“说不好。没准真有热闹看了。”

    ……

    衡山知县的出现,虽然给一群江湖人带来了些惊讶,但也没持续太久。刘正风的名气太大,但凡对他有点了解的人,都知道他是衡山城内一霸,要不是结交官府,也不可能这么稳当。

    眼看着刘正风陪县太爷走上正厅台阶,大家都以为就完事了,正要离开,却见那位县太爷往大厅正中一站,开口说道:“圣旨到,刘正风听旨!”

    这句话声音不大,落在嘈杂的人声中,就像一滴水落进了滚沸的汤锅,原本激不起什么波澜。但在场的哪个不是武林高手!至少也有多一半都听得清清楚楚,不过转瞬之间,所有人都停止了说笑,半是惊奇、半是戒备地望着站在厅上的县太爷。

    刘正风人面广,金盆洗手的事又想大操大办,来贺的宾客们十有八九都是江湖中打滚的风尘人物,不说多了,人均身上有一两桩案子是免不了的。这帮人向来不是跟官府做对,就是视官府如无物,猛听县太爷居然是来宣圣旨的,全想到了歪处去,心想怕不是皇帝老儿要来清剿衡山了?

    所有人都在惊疑不定,刘正风却神色不变,转身下了台阶,跪倒在地,口称“万岁”,很是规矩的样子。

    县太爷也不管旁人,从随从手中接过一轴黄绢,展开就念:“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好尴尬啊!”文如锦趁着左右人不注意,挠着头喃喃自语。

    “是啊!好尴尬!……”唐寅一直在跟他说小话习惯了,这时就下意识地接了上来,突然又眨眨眼,“锦少爷,你也看出不对了?”

    “这也太奇怪了吧!”文如锦理直气壮地指出,“宣旨的不都应该是太监吗?”

    “噗——”唐寅一个没忍住,口水都笑喷了出来。他们俩就站在正厅台基下,跟县太爷近在咫尺,这一出声,所有人的目光都盯在了他们身上。

    “你们!你们!……”县太爷气得满脸铁青,也不念圣旨了,瞪着眼道,“你们这是欺君!”

    “欺君?我还说你假传圣旨呢!”文如锦嘴上哪能饶了人,当场怼回去,“你一个七品小县官,哪儿来的圣旨?从京城快递来的吗?”

    这话倒是问在了点子上!唐寅心里又赞了一声,心想十七爷重用这位锦少爷,果然有道理。你看着他虚虚实实的,也不知道碰巧打到哪里,就打对了。

    院子里的气氛却变得紧张起来。本来看热闹的江湖人,这时也听不出谁说的对,都不好插嘴。刘正风跪在地上,倒真真切切地感觉到了尴尬,不得不站起来,先向着文如锦一拱手。

    “敢问这位……”

    “这位锦少爷,是君天府十七爷的副手。”唐寅先介绍了一句,跟着淡淡一笑,“至于区区在下,昨日刚和衡山县张太尊有过一面之缘。”

    他这一开口,县太爷就认了出来,登时脸色发白,抖着手道:“你、你是……”

    唐寅呵呵一笑,往前站了一步。临出门时宁轩给他的吩咐是不遇大事,以文如锦为主,本来只想混在人堆里,打听下华山派的消息就算了,谁知道刘正风就在眼皮子底下搞了这么一出。“假传圣旨”无论如何都是头号大事,就算在场没人揭穿,过后传出去,不光衡山县,整个江湖要被追索的恐怕也不在少数,看来是不能不出面了。

    当下向四方拱了拱手,道:“在下姓唐,名寅,字伯虎,弘治十一年举人,现入幕于江西宁王府。”

    本来紧张得几乎屏住呼吸的人群,突然“轰”的爆发出一阵喧哗。

    刘正风是江湖人,这次金盆洗手大会,请来的和不请自来的客人,也基本都是江湖中人,其实对朝廷没什么概念。刘正风和衡山知县先演了一出“传旨”,这帮人心里早就有些不屑,没觉得能接到圣旨的刘正风有多风光,反而觉得他是趋炎附势之徒。这时候又出来个人,自称是王府幕僚,江湖人哪知道亲藩和皇权的纠葛,就觉得他也是代表朝廷说话的。既然这个什么“糖银”说县太爷是假传圣旨,那他们两个之间,一定有一个是错的。

    四舍五入,就是有人要造反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