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六中文网 > 大明之巅 > 第九十四章:仗义执言

第九十四章:仗义执言

一六中文网 www.16zw.com,最快更新大明之巅 !

    国公府书房。

    置身于书房,徐渭有种恍如隔世的感觉,心中对权贵二字高山仰止般的崇敬瞬间倒塌,他无论如何想不到,堂堂大明国公也会有如此洒脱不羁的一面。

    书房面积不小,堪比前世某著名贪官动辄数百平米的办公室,只是少了对方爱好奢华场面的布置。整个书房设置简陋,除了一张书案和一条书柜,再没有与文化相关的物品存在,就连代表知识储备的书柜,也只放了寥寥几本书籍,彻底游离于文雅之外,野蛮粗俗风格霸气侧漏。

    闲散的空间皆被各种玩物所填充,像什么鸟笼、箭壶、箭囊、蛐蛐笼子、弓箭、鞠(时名:健色,足球)等等应有尽有,绝对的五毒俱全,‘伤天害理’。这么说吧,只要大明朝目前流行的娱乐项目,都可以在国公府书房找到,保证囊括整个大明娱乐产业。

    没有书香翰墨,也没有文雅别致,本是文房四宝栖息所在,却被粗俗玩物环绕,优雅的外包装下,藏着深刻的俗不可耐。

    徐渭的神情,徐鹏举不知确认过多少次了,属于暗含蔑视加震惊的那种,徐鹏举视若无睹,抚须笑眯眯一副爱咋咋地无所谓的反映。在他看来,这是每一个文化人走进这间书房后所必经的心理旅程,他早就习惯了这些自称文雅之人的道貌岸然,谁知道他们光环笼罩的背后又是怎样的俗不可耐?大明士子浪荡不羁的行为谁人不知?比起他们来,徐鹏举敢直面俗气的勇气着实可嘉,还透着个性耿直的小可爱。

    徐鹏举容易吗?作为徐家第七代世袭国公,自藩王出身的嘉靖登基称帝以来,就时时处于被猜忌中,为配合好徐家更好的发展需求,减轻老大的心理阴影面积,徐鹏举不知做了多少声色犬马的违心事,还努力把自己塑造成一个胸无大志的酒囊饭袋,只为了祖宗提着脑袋闹革命打下的大好产业能繁荣延续,在自己夕阳红之后,顺利交接给下一代,也算是九泉之下对历代先人的交代吧!

    经过数十年的表忠心也罢,自污形象也罢,反正徐鹏举渐获龙心,受宠日隆,嘉靖帝终于对其放下心来,信任有加。

    徐渭不理解,那是他没有与之相匹配的身份,更没有置身权力漩涡时那份如履薄冰的小心翼翼。毫不客气地说,若徐渭也是权贵之后,通晓厉害之后,以他那放荡不羁的性格,或许比徐鹏举更过之而无不及。

    徐渭还在懵懂中不可自拔...........

    徐鹏举则伏案奋笔疾书,爱孙被赵文华无故锁拿这件事已牵连到了嘉靖帝的脸面,他不得不慎重处理,与其监察御史们颠倒黑白,不如自己先行请罪,第一时间向嘉靖帝表露忠心,这样无论进退都有余地..........

    刚写了两行字,徐鹏举便不写了,哈哈大笑两声,把狼毫小笔一扔,抚着胡须,笑眯眯地看着徐渭,小眼睛中透着戏虐的神色;徐渭没来由地浑身发颤,老公爷性情难测,貌似要整出什么幺蛾子。

    “徐大才子在场,老夫何愁奏本?望才子代老夫奏上一本。”徐鹏举嘻嘻一笑,激情的眼神很期待。

    徐渭神色一凛,公爷想法果然出其不意,令人防不胜防。不过正合他的心思,就好比瞌睡迷离时,对方毫不吝啬送上枕头,徐渭焉能不接受?

    收起不羁诧异的神色,徐渭拱拱手,恭敬道:“愿为公爷代劳。”

    徐鹏举一笑,把他让在书案旁。

    徐渭接笔蘸墨,一蹴而就,大才子文笔果然不凡。

    ‘窃闻徽州事件,倭寇千里犯境,流窜应天烧杀劫掠,军民损伤苦不堪言。陛下感念黎民苦难,下旨追剿,以解万民之苦。应天巡抚曹邦辅深沐皇恩,率官军千里追缉,斩获无数,只余百余名流倭踪迹难寻。臣侦得倭贼藏处,遂派爱孙徐婉前去通报,不想误入歧途,身陷囹圄。今有观海卫龙山副千户张明远前去搭救,怎奈倭贼狡猾,张明远重蹈覆辙,亦身陷囹圄。幸赖吾皇天威,二人命不该绝,施展巧计终逃苦难。二人逃出生天,巧遇曹邦辅,一番筹划,遂施展雷霆之术全歼倭寇,共剿灭九十又四,生擒东瀛大名少主一名,系九州平户松浦党长子松浦唯明也。

    大战已毕,工部侍郎赵文华横加阻挡,言称曹邦辅等人目无纲法,擅自决断,致使剿倭不力,而无故锁拿曹邦辅、张明远、徐婉三人,现关于备倭都司。老臣无能,不明赵文华所为何故?弃吾皇剿倭大业于不顾,置抗倭忠臣于牢狱。

    老臣无知,或冲撞于备倭都司,致使赵文华怒岔,一切罪责由老臣承担,望陛下责罚。

    ......................’

    奏本虚虚实实,虚无的部分无非就是把徐婉前往观海卫一事颠倒成了向曹邦辅报信,但实处占了绝大部分,完全实事求是,将整个事件经过详细叙述了一遍,可以说奏本绝对货真价实,没有欺君罔上。

    说是请罪,却在奏本里揭露事实,陈述事件经过同时,痛陈赵文华未经嘉靖帝允许,擅自锁拿抗倭忠臣,显然诬陷忠臣,欺君罔上,置抗倭大业于不顾,徐鹏举身为国公也不敢与之对抗。备倭都司乃朝廷建立的,如今竟成了赵文华的一手遮天的所在,可以说百无禁忌,完全把皇权放在眼里.............

    看着徐渭写好的奏本,徐鹏举连连赞叹,大才子不出手则已,出手果然不凡,赵文华就算有天大胆子,也得考虑考虑其中的要害所在。

    再说,就算赵文华朝中有干爹罩着,可嘉靖帝也得讲理吧!徽州事件,徐鹏举等人完全占据了道理的高峰,占了理,皇帝就不能偏袒对方。勋贵本就属于不讲理也要胡搅蛮缠的一类特殊人群,更何况这件事十足十的占了理呢?

    不再犹豫,徐鹏举派快马千里加急送往京师,赵文华天怒人怨,留在此地终究是个大祸害,这个奸贼无论如何要尽快赶走。

    至于嘉靖帝会作何考虑,那就不是徐鹏举所能考虑的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