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六中文网 > 我本三国一路人 > 第三百九十九回 乱中取利

第三百九十九回 乱中取利

一六中文网 www.16zw.com,最快更新我本三国一路人 !

    火枪是好东西,以陆仁现有的条件,如果是像岛国战国时期那些铁匠工坊那样纯手工制作,并且只是制作火绳枪或燧石枪的话,隔三差五的出来个十条八条的其实也没啥问题,那陆仁却又为什么要搞得那么麻烦?

    原因是陆仁这家伙太清楚咱们华夏民众的山寨能力是有多么的强大。那些普通的火绳枪或是燧石枪,你今天弄了出来,信不信过几天就会被别家诸候给山寨出来?

    自身的将领数量和兵力本身就是一个大短板,在一段时间之内唯一能倚仗着用来拉平军事方面差距的,就只有搞这些超前的武器。可是这些武器如果过早的被别家诸候给山寨了去,那自己在武器装备方面的优势不就没了吗?而这也是陆仁会再三的订嘱甘宁与黄忠等人要保守火器这个军事秘密的主要原因了。

    这里不要拿清末时期的事情来说话。实事上早在宋代,华夏大陆上就已经有了成系统编制的火器配置;元代的舰船加火炮则是差点让岛国沦陷,不是当时正好碰上了大规模的台风,岛国可能早就完蛋了;再到明代,军队火器的使用几乎都已经取代了传统的弓弩,清庭的某个始祖可就是被明代的火炮一炮打中帅帐受了重伤,然后就一命呜呼……

    宋、元、明的灭亡都是一种历史必然,更多的是输在了其政治体系上,与火器无关;而清代因为担心民间武装会对他们强势的骑射领域产生威胁,所以别说是火器了,就连民间平常的练武与民众集会都不允许,所以限制了华夏大陆后来的火器发展,到后面才会被西方已经十分先进的火器打得……算了不说了。

    但这里也有一条得注意一下,就是在十几二十年之后,华夏民众其强大的山寨能力就已经体现了出来。自我开发在那时虽然还没啥戏,但是山寨仿制却没啥问题,其中最经典的山寨例子恐怕就得属德国的毛瑟手枪RED9,华夏的山寨货则是大家一般所熟知的“盒子炮”、“二十响”,基本上只要是个抗日知名人士,这玩意儿就是人手一支。可那么多的盒子炮,又难道都是从德国那里进口过来的?山寨货肯定是相当多的好不好?

    好了,不瞎扯了,反正陆仁对自家华夏民众们的山寨能力是从不怀疑的,而且在了解到火绳枪与燧石枪的基本构造之后,也敢肯定这两种整体构造相对简单的初期火枪自己真要是过早的就拿了出来,稍有闪失就会被别家诸候给山寨了去。

    要知道这会儿可是汉末三国时期的乱世格局,不是清初时期的一家独大。在这样的时局之下,哪家诸候会不认真的考虑武器装备方面的问题?真要有什么好东西冒出来,他们都会绞尽脑汁的去获取与山寨好不好?而火枪这东西将会带来的影响力,诂计只要是个有些头脑的诸候都能够意识得到,更何况如老曹、刘备、孙权这样的人,那可都是当世枭雄!

    而在这一点上,陆仁一直以来坚持的一句话就是:“千万不要小看了我们华夏古人前辈们的能力与智慧,更不要因为自己有了点先进的东西就洋洋得意,以为别人会弄不出山寨货。真要是不注意这些事而发生了那样的情况,那我们不就是在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了吗?”

    所以所以,陆仁的思想是自己这里一定要达成一种对方无法山寨,亦或是只能原始性的山寨的技术优势之后,才把这些东西正式的亮出来。而雪莉对火燧枪的改良,其实就是在生产工艺上要脱离原始手工型的制造,改走一条半机械化、流水线性质的生产的路线。

    模糊一点的说,就是像枪管、枪栓之类的零件,陆仁的目标是用机械来冲压与生产,使各个零件都能够达到流水线组装的精度要求。而且这样的话,陆仁还可以有目的的把各个零件的生产单位拆分开,进而达到尽可能的保守制作工艺,让自己的对手由于得不到完整的零件工艺而无法山寨的目的。

    举个简单点的例子,陆仁完全可以把枪栓或其他关键零件的生产工厂安放到吕宋岛(马尼拉)上去,而马尼拉当时还不是哪家诸候知道或是能够抵达的地区,那么他们即便是得到了少量陆仁这里的枪支,却会因为缺少某个关键零件的制造工艺,造出来的东西自然就和陆仁手上的没法比,陆仁也就能够保留着自己这里一个相对的技术优势。

    末了末了还是那句话,不要小看古人,也千万不要轻易的就把自己手头上的底牌给暴/露/出来……

    ————————————————————

    时间在一天天的过去,很快就到了建安十三年的九月。

    老曹在荆州那头也不知是出于什么样的想法,也许是荆州那头有很多人对老曹都不怎么感冒的缘故吧?反正老曹率领大军到了荆州之后,这两个月下来并没有对在荆州东部的刘备发起过什么大规模的攻击,只是派出了一些部队小打小闹,更多的时候仍是在处理一些安抚民众、收取士望的事情。

    留在荆州的张放自然是把这个消息传给了陆仁,陆仁听闻之后到也表示并不怎么奇怪。陆仁在荆州晃悠过一段时间,而且经常和荆州的许多士族阶层打交道,所以陆仁清楚荆州那边的思想观念可能是因为刘表的缘故,很多人对老曹都相当的不感冒,谁让老曹的出身差,之前办的一些事又让荆州的诸多士族阶层很反感来着?

    而在原有的历史上,老曹在赤壁战败之后,刘备冒出来登高一呼,还说什么自己得了刘表的遗命权领荆州,为什么会有很多人投奔刘备?明眼人难道会不知道刘备所谓的得了刘表的遗命多半是假话?说白了还不就是因为荆州这里有很多很多的人不愿跟着老曹干?而刘备打出来的那个旗号,也比较合那些人的心意?

    所以说陆仁知道老曹也是不得不在这个时候多花点时间来安抚,免得老曹在打大仗的时候那些人会在后院点上几把火。

    不过也正是因为这样,荆州地区向南奔逃的流民数量也越来越多。按石韬在广州那边的统计,到建安十三年的九月为止,广州那里所接纳与分流的流民数量已经接近五万,而且在长沙至桂阳一线的路上仍有不少的流民正在南迁。对此老曹不得不采用了相对强硬的手段,这才勉强的限制住了荆州地区的人口流失,只是大头虽然是勉强的堵住了,小头却仍然潺潺不断。那些三五结伴,专门挑山间小道悄悄离开的流民,老曹这里想堵也很难堵得住。

    五万的流民,有两万分流去了珠崖与泉州,其余的近三万则是在陆仁船团的接应之下陆陆续续的都来到了夷州。而旧有的夷州小城已经明显的是有些挤不下了,陆仁也就借此机会大手一挥,将这些陆续来到夷州的流民都安排去了夷州新城,夷州新城也因此渐渐的有了一个城市应有的初期规模。也就是在这个时候,陆仁通过公文与广播的方式,正式将旧有的夷州小城命名为基隆,夷州新城则被命名为莽甲。

    再由于其他方面的需要,陆仁也将夷州的治所搬迁去了莽甲,基隆则是让甄尧以县令的身份主理平时的事务……甄尧的能力其实还行,用数值来说的话智政都有个七十左右,当当县令还是没啥问题的。再说这会儿的甄尧毕竟是陆仁的小舅子,而且甄宓在闹腾了一通正式的送嫁到了陆仁的身边之后,陆仁也得给甄氏宗族一点甜头才行。

    再退一步来说,反正基隆与莽甲之间不过三十来公里的路程,而且在四辆蒸汽机车正式投入使用之后,两地之间的联系十分的便捷,真有点什么事,陆仁在莽甲这头也能够以最快的速度赶回基隆。

    再反过来看从荆州迁居到夷州来的那些流民。接近三万的流民,说多不多,说少也少不到哪里去。最初他们在抵达夷州的时候,心里难免还是有些忐忑不安的,因为都不知道将在这个陌生的地方如何生活。但是很快的,他们就被夷州这里许许多多新奇的事物给吸引住,像定时广播时传出来的陆兰的歌声,就能够让他们的心情安定上许多。

    至于生活方面,耕地方面有点难抢,但不管是基隆还是莽甲,都有得是工厂与作坊招人做事,只要你不是那种懒得不可救药的人,找份工作赚钱吃饭,然后把小日子过得安安稳稳的就没啥问题可言,更何况陆仁对登籍入户的流民,还有相应的援助政策,让流民们原本还有些不安定的心很快就安定了下来……陆仁当初搞的就是这个,现在玩这些手段不要太简单。

    只说这会儿陆仁就坐在莽甲府衙的办公室里……陆仁还是更喜欢这个名称的说。而在陆仁的身旁,甄宓就正在向陆仁汇报着最近夷州的一些情况。看看情况那是一片大好,陆仁很是满意的伸了个大懒腰,然后就嘻笑着向甄宓伸出了双臂:

    “小娘子,求抱抱!”(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