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六中文网 > 修士日常生活 > 第一百八十三章 佞臣?

第一百八十三章 佞臣?

一六中文网 www.16zw.com,最快更新修士日常生活 !

    闻人阿千带着人马一路急行,他身上还有伤,也病得不轻,却还得坐在马车里处理各种军务。

    副将看了看天色,打马过去,凑近车窗低声道:“将军,我们马上就能回去,到时候和王上一起夹攻齐州,必然一举而下……”

    “咳咳……”

    闻人阿千轻声咳了几声,点了点头,“恩,交代弟兄们,星夜赶路,快马不停。”

    他也并不是真的很急,只是有些遗憾。

    这一次他直奔方州,是真想过大哥闻人鹰能趁机一举夺了洪朝,当然,他也知道,这种可能很小,不过是借此机会,展示武力,让大哥更有威望。

    一开始,他也没想过真能拿下方州。

    旁边好几个兄弟,很不理解他们为何要如此简单地放弃方州,如果坚持一下,等到大哥夺取齐州,大军南下,双方汇合,又何惧之有?

    闻人阿千却不是没有自知之明的莽汉。

    平西将军,国姓爷吴起率领十万大军直奔方州而来,他一得到消息,根本还没见到洪朝大军的影子,便星夜启程离开,没打算和吴起交手,这是当初来之前,就和大哥商量好的,他们的本来的目的,也不是现在就得到方州,只要能拿下齐州即可。

    “大哥想做的事,向来没有做不成的道理,想必如今已经得手了。”

    闻人阿千撩开车帘,看了一眼前方,一路上根本没有遇到任何有力的阻击,再过三日,他们就能到齐州。

    希望看到齐州的城头上,已经升起了乌林的黄金狼旗。

    竹子做成的车帘还没有落下。天空忽然一暗,风沙四起,北风呼啸,一瞬间就起了雾。前后相望。几乎看不清楚眼前人的脸。

    闻人阿千怔了怔,猛地扭头。

    那个曾经给他带来噩梦。让他彻夜不眠的,奇怪书院的山长,就坐在他的对面,咽喉似乎凉了一凉。咯咯,他想开口,却根本无法发出声音——布置阵法,不是需要漫长的时间?他怎么会这么快?他又如何能找到自己?

    一瞬间,闻人阿千的眼前晃过了很多东西。

    碧色的大草原,成群的牛羊,阿朵虽然并不细腻。却健康有光泽的皮肤,还有他最钟爱的骏马,不知道大哥会不会伤心?

    他以为自己并不怕死,他以为自己是乌林的勇士。需要的时候,他会直面死亡,却没想到,他这会儿却想,如果能活下去该多好,只有活下去,才能得到他想得到的一切,他还想回到乌林,看着乌林重新走出草原,得到这大好的河山……

    ……

    吴起接到哨探传递的消息的时候,还以为是有人在开他的玩笑。

    他的军马还没到方州,正在心里发愁,要怎么才能损失最小地把国都给拿回来,这并不容易!

    方州当初建造的时候,就是为了抵抗蛮人,也是花费了大力气的,城墙高且厚,易守难攻的很,而且,这是自家地盘,哪怕损坏些花花草草,他也得心疼,又挂念京城里的情形,就不免发愁——把那一小股蛮人赶走容易,剿灭的话,也不算难,难在,他肯付出多大的代价!

    国姓爷祖上有从龙之功,被太祖皇帝钦赐国姓,一家人都忠心耿耿,到了吴起这一代,也一样是个忠心耿耿的保皇党。

    蛮人叩关,方州被占,他消息不灵通,耽误了工夫,可一知道,就先带人救驾,把小皇帝吴宓安排妥当,才一路直奔国都,一路所见,遍地焦土,距离方州越来越近,他也越发的紧张起来。

    没想到,就在刚才,有人传信,还盖了吴宓的一枚私章印信,说是占据方州的乌林一伙人,已经被困住,只等他去抓人。

    吴起想不信,却也愿意去看看。

    派了两伙探子过去,果然看到一地或死或伤的蛮人,数目不多,可最要紧的头领都在其中,其他士兵大约也是狼狈逃窜。

    不得已,他也只能信了这天上掉馅饼的事情。

    吴起的人马分出一部分去追击,花了半日工夫,终于把所有入侵的蛮人都或是俘虏,或是杀死,另一班人马,随他回了方州。

    方州的情况很糟糕。

    吴起心下叹气,但这已经比他想象中要好得多,至少街面上已然清洗过,废墟也整理干净,烧毁的房子原址上搭起来新的窝棚。

    老百姓们虽说悲痛,却秩序井然,并没有乱象。

    守城的官兵死的比较多,活下来的也不少,一直在维持秩序。

    “京城守备,若是或者,当可将功折罪。”

    蛮人轻而易举地攻入了城门,守备必死,但他要是稳定京城有功,自己到也可以稍微替他求一求情。

    吴起把带回来的俘虏都关起来,然后就火速派人去通知陛下,准备迎接陛下回宫,然后又紧急调派人马,再去解齐州之围。

    而且更要命的是,齐州没有多少粮食,这里的老百姓们还等着救济,只能从别的地方紧急调拨,幸好现在不缺钱了。

    方州被祸害了一通,但损失还在可以控制的范围之内,那些蛮人掠走的人,搬走的金银珠宝,如今一口气全归了吴起,想必世家大族是拿不回去了。

    吴起还算是正直的,这批财富他自己肯定会截留,但大头,还是要归入国库,拿出来买粮草,打造兵器,也是题中应有之义。

    他动作利落。

    第二日,吴宓就顺顺利利地回到京城。

    回来一看——皇宫被烧了大半儿,人也死得差不多,繁华的京城变得比乡下还要凄惨,吴宓的眼泪哗啦啦地往下流。

    一扭头进太庙跪下给祖宗们请罪,幸亏蛮人那边还有些底线,并没有毁坏洪朝皇家的陵墓,没有惊扰先人,要不然。吴宓非得气死不可。

    京城里的杂事,还可以慢慢来,吴宓现在最关心的是齐州。

    奈何事情总是朝着最坏的方向发展。

    信王吴宗,于半个月前自尽身亡。临死之前传了一封信回来——。大意就是,齐州被围两个月。城中断水绝粮,老百姓们易子而食,军士拔草充饥,就连草根树皮也快被吃光了。当日童林带士卒出去冲杀,意图突围而出,奈何数次失败,死伤殆尽,昨日,童林做下决定,若闻人鹰愿意给齐州百姓一个活路。不阻止他们离去,愿意留下的也肯提供粮草,他便投降。

    吴宓看了信,整个人都傻了。

    吴宗话里话外的意思。大约就是童林是真的投降了乌林蛮人。

    这简直是天大的笑话!

    吴宓大怒,等到确切的消息传来,闻人鹰占了齐州,正集结大军压境,准备一鼓作气,南下再次攻入方州。

    “我看,应该马上命平西将军大军出征,必要把蛮人赶出齐州。”

    “……现在国家凋敝,四处灾害,要我说,还是议和的好,蛮人也不过是想要讨一些银钱过日子,咱们也不是给不起。”

    很多大臣还是倾向于花钱买平安。

    还有一堆和稀泥的,一时间朝中特别的热闹。

    吴宓简直快疯了,下旨要屠童林十族!

    他这是暴怒。

    这种事,朝臣们都没人敢上折子替童家说话,当然,也很少有人真愿意为他说话。

    还是杨蕴秋难得管了管闲事,给吴宓上了一封折子,他虽然不是朝廷命官,但书院的山长,尤其是他这样大书院的山长,特权很多,其中之一就是能直接把折子递上去,无需让政事堂转送。

    他也没多写什么,更没有为童林辩解,他只说了一件事,童林九族之内,已经没什么人了。

    杨蕴秋的记性好,他也能搜集到很多的资料,一个个地把童林所有的亲人的死法都写了上去,其中或者直接,或者间接,为了洪朝死于蛮人之手的占了大多数。

    童林的大儿子,还是为救先皇,自己换了先皇的战袍,吸引蛮人的注意力,血战而亡,时间过去尚不算久,能记住的人,就不多见了。

    应该说,就是记住的人,也不会在这个时候提。

    杨蕴秋有时候想,大概就是因为这个朝廷里识时务的大臣太多了,洪朝太平盛世的景象,才会如此的岌岌可危。

    反正他就是提醒吴宓一下,童林的确是投降了,可他是在断水断浪,士卒死伤殆尽,城绝对无法守之后,为了救满城的百姓,投了乌林,至于他们童家那些八竿子打不着的远房亲戚们,到底该不该为此而死,就看吴宓怎么想。

    吴宓终究不是个酷烈的皇帝。

    当然,最重要的是,杨蕴秋还说了一句——“现在童林即便降了,恐怕也是不甘不愿,应该不至于为蛮人出谋划策,但吴宓要真杀了他十族……一个真真正正的常胜将军,还是对洪朝的各种军备了如指掌的常胜将军,究竟能做什么,身为皇帝的吴宓,不可能不知道。

    吴宓再次来到书院。

    看着依旧如常的书院,忽然有了一种物是人非的感觉。

    杨蕴秋到还是和以前一样,潇洒,自在,和他相处,总是有一种特别舒服的感觉。

    吴宓却不同了。

    其实,他很早以前,就在慢慢变化着,一点一滴,缓慢,却不停息,从一个有些正义感,也有点儿天真的少年皇帝,变得成熟,变得更像一个君王。

    “先生,右相之位悬空,您就出山帮我吧,除了您,这种时候,我真不知道自己应该去信任谁?”

    这一次,吴宓显然严肃得多,也正经的多。

    和以前一样,杨蕴秋依旧拒绝:“陛下,我的家人已经来找我,我在洪朝呆了这些年,已经够久的了,家中长辈甚为想念,等到这次的事故平息,在下也该离开。”

    他的确想走了。

    就在前一阵子,蛮人兵临方州的时候,他的修为悄无声息地突破了,如今,他一个七品修士。已经算得上是小高手。

    哪怕在那个修士遍地的延国,他也一样能面对一些问题。

    他从没有忘记过那个地方,也不可能忘记,他还是应该回去解决掉他遗留下来的问题。时间过了这么久。若是还不回去,不知道朋友们……敌人们会不会已经忘记他到底是谁?

    “我也想家了。”杨蕴秋笑了笑。面容和煦。

    吴宓一怔。

    不只是吴宓,崔怀信本来站在一旁替二人倒酒,却被这句话惊得差点儿扔了酒壶。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怀信你何必吃惊?”

    杨蕴秋完全不觉得他扔下一颗炸弹。安安稳稳地继续和小皇帝推杯换盏。

    吴宓眼中流露出一抹复杂之色。

    杨蕴秋很随意地笑道:“我们书院里出来的学生,如今个个都是人物了,也就怀信还没有参加选官,等他去参加,想必也能考出好成绩。”

    这几年,吴宓果然把选官考核扩大范围,而且。朝中能到四品以上的高官,全是选官考核中考出来,其他方式做官,除非特别有能力。否则一辈子只能做一些低级的官员。

    大家都看出这等势头,只因为书院在这个世界本来就很受重视,他做的这点儿事儿,到反而得了文人们的支持,并没有引起太大的波澜。

    朝中世家大族的子弟们,还是多能占据一个好位置,但不知不觉间,寒门子弟也渐渐多起来,从以前看见一两个,就特别稀奇,到现在,似乎也不是什么新鲜事儿。

    还有些世族,愿意把自己的女儿,侄女之类,嫁给选官成功的寒门子弟,双方之间还是天差地别,却也并不是和以前一样,有什么不可逾越的鸿沟了。

    其中,从杨蕴秋书院里出去的寒门子弟最多,高官虽说不是最多,但每一个学生,都特别有本事,都是那种不可或缺的人才。

    吴宓想用这些人,很想用。

    杨蕴秋不能说挡了他的路,那是书院的山长,别的书院的学生们也多,总不能说,因为有个山长在,他就不能用书院里出来的人才?

    但,杨蕴秋终究是不同的,他们这个书院,太团结,杨蕴秋教导这些学生的方式,也很特别,不知不觉间,可能都不是他故意的,杨家书院的学生们,会让其他人觉得,他们特别抱团,他们是一个国度的人。

    同一个书院出身,哪怕因为入学和离校的时间不同,彼此并不认识,但只要在一起一说话,一聊天,一处理公务,是不是同窗,马上便能彼此分辨。

    吴宓也是最近两年,才发现这样的情况,不是大事,却总让人觉得有些不妥,有杨蕴秋在,这些学生遇到问题的第一反应,还是要先看他们先生想要怎么处理,而不是遵从皇帝的命令和愿望。

    如今听说杨蕴秋要离开,吴宓有些不舍得,有些遗憾,但也有一种奇异的释然,如释重负。

    当然,杨蕴秋不是马上就走,而且,这会儿最要紧的,还是和蛮人之间的战争。

    吴宓虽然年轻冲动,却也知道,目前朝中一片混乱,并不适合大战,但他还是把国姓爷吴起派去齐州,做出一副决一死战的样子来。

    哪怕议和,也要筹码多一些才好。

    国姓爷很好地领会了陛下的意图,他带着大军猛攻齐州,而且好几次把齐州给攻了下来,虽说后来又丢了,但却毫不气馁。

    别的不说,表现出来的,就是一副一定要决一死战,绝不求和的样子。

    当然,闻人鹰也不傻,他看得明白吴宓想做什么,只是他的身上也有很多麻烦事儿,根本没时间跟洪朝耗。

    一南一北,两位心眼儿都不少的小皇帝,一对死敌,装模作样演了一出好戏,当然,也不能说完全是戏。

    闻人鹰想多多的得到好处。

    吴宓就想尽可能地少付出一些。

    拉锯的时间差不多,朝中就开始有大臣陆陆续续地提出议和,第一次,吴宓一口拒绝,却并未斥责,第二次,他开始犹豫,后来有些大臣声泪俱下,他终于答应了。

    “我们可以议和,但乌林要退出齐州,我们绝不能失去齐州。”

    这一点儿,也是朝中大臣们的意思。

    最后决定谈判。

    谈判的人选,正使,小皇帝居然钦定了一个,正是崔怀信。

    满朝文武都吓了一跳,齐齐出声反对,这种事情,要派出能够代表皇帝的老臣才好,比如说国姓爷,一介草民,怎么能做这种事?

    小皇帝这次却是吃了秤砣铁了心,非要坚持,最后还让崔怀信去庭辩。

    等到崔怀信一脸冷傲,偷偷背了老师给他的小抄,在朝堂上把那些大臣们说得目瞪口呆,一个个都变成了完全不了解蛮人的傻子,他终于成功得到正使的位置。

    让国姓爷给他当了副使。

    国姓爷也没有不乐意,他这个人,心胸还算广阔。

    崔怀信去了齐州,居然见到了童林,他到也想到了,整个人并没有失态,甚至没有说任何难听的话,到是使团其他人很是看不过眼,小白眼儿翻的,眼珠子几乎都要掉出来。

    “估计会到京城,会有人参你一本。”

    童林的变化很大,衰老的不像样子,但神态间还是带了几分孩子气的顽皮,“和我这么一个降将,亲亲热热的打招呼,小心你将来也上《佞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