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六中文网 > 我给玄德当主公 > 第六百四十九章 诸刘入京

第六百四十九章 诸刘入京

一六中文网 www.16zw.com,最快更新我给玄德当主公 !

    整个关中现在都已经震动了!

    雍州之内,每一个郡国,每一个县,上至一方首长下至普通的百姓,乃至于流民黔首,所有的人现在茶余饭后都在议论着一件事。

    那就是刘俭打出了清郡侧的口号以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第三次打败了袁绍,令袁绍无法继续在关中立足,只能仓皇的向着南阳郡的方向回撤。

    袁绍军无奈而退,关中现在最大的军事势力现在就只剩下一个了。

    那就是执掌河北军的抚远大将军刘俭!

    所有人心中都认定了一件事!

    这次,刘俭进入了长安,必然是板上钉钉的事。

    而京城中的那些与刘俭作对的望族公卿,这一下子就算是彻底玩完了。

    ……

    长安城中,荀攸派出去的密探今天已经赶了回来,他并没有直接去荀攸的府上,而是在城中七转八转的来到了马日磾的府邸。

    刘表,董昭,张既等人今日没在马日磾这里,清流一系的大多士族也没在,只有荀攸一个人借着公事来到这里与马日磾见面。

    最近,荀攸决定减少清流系士族的聚会。

    毕竟现在是一个敏感的时期,特别是王允、杨彪这些人,跟疯了一样,如同疯狗一般的逮谁咬谁!

    面对即将率兵进入京城的刘俭,所有的宫廷望族现在都慌了。

    他们很明白,刘俭一旦进入长安掌权之后,他们将会有什么样的下场!

    面对巨大的死亡威胁,谁也不可能保证自己还像平时一样的睿智清明。

    特别是以杨彪、王允等为首的几个人,现在真的是彻底的乱了。

    他们完全失去了平日里的冷静,他们手中没有什么兵马,而刘俭有七八万的大军,想要弄死他们,简直是易如反掌。

    更让他们苦恼的是,刘俭本来能弄死他们,却还不弄死他们!

    刘俭并不着急派兵来长安,他的兵马反倒去打了袁绍,而袁绍被驱逐出了关中之后,刘俭也并未着急向京城进发。

    他磨磨蹭蹭的在武官方面收拾残局,秣马厉兵收拾整备,弄得王允、杨彪等人差点没精神失常。

    要杀要剐,你倒是快点的呀!

    如今的王允、杨彪也没有别的办法,他们整天提心吊胆的在长安城中四处抓人,他们手下人在长安城中各官署中都积极的查探,严防刘俭的探子或是内应潜伏进入长安。

    对于长安城中的官员,他们现在管理的着实非常严格。

    凡是敢暗自里私下接洽,彼此串联的,或是与刘俭有沟通迹象的官员,王允、杨彪等人通通照拿不误,要么关押、要么审讯……甚至于直接杀了。

    一时间,整个长安城内的官员们人心惶惶。

    特别是以荀攸和刘表,马日磾等为首的一众清流系士族,他们因为在政治立场上与王允等人属对立,彼此之间互相牵制,所以王允等人对他们的打压非常重。

    不过也好在天子刘辩现在知道了平衡朝堂的重要性,因此还算是支持清流系士人的,至少没有让清流系被王允、杨彪等人完全打压死。

    在这个非常时节,荀攸、刘表等人商议,万事还是小心一点儿好,有什么事尽量还是躲着这些发了疯的公卿望族,不要让他们抓住把柄,以免对己方的清流势力造成过大的损害。

    所以,哪怕是接听情报,他们也不像原先似的,让一众清流系的士族都聚集在一起,大家一起听的,

    而只有荀攸、马日磾这两个为首的人听一听外面的情况,然后再想办法暗中告知大家。

    那回来传达情报的人似乎很口渴,见了荀攸和马日磾时,说话的声音有些沙哑。

    荀攸并没有让他着急汇报情况,而是命人打了一大壶水上来,让这个探子先行润一润喉咙。

    探子谢过了荀攸和马日磾,随后拿起那个大壶,也不客气仰起头‘咕噜咕噜’的灌了起来,不消片刻功夫,就将那壶中的水全灌到肚子里去了。

    随后便见他擦了擦嘴,向着荀攸说道:

    “禀荀公,河北军目前已经从武关中出来了,他们占领了武关,目前正在北上向着长安进发,不过却在距离长安南面二百里的凌乡停住了脚步,似乎又是在整备兵马。”

    “而且这次整兵的时间较长,已经整整七日了,却不见河北军有任何的动静。”

    马日磾听了这话,很是诧异。

    “公达,你说,刘大将军这是怎么想的?”

    “关中已经没有能够阻挡他的军队了,他反倒是不向长安来,只是整天嚷嚷着清君侧,清君侧的,但就是没有实质行为,这为的又是什么呢?”

    荀攸捋着自己的短髯,似乎也在皱着眉头沉思。

    不过,只是不消片刻功夫,他似乎就已经想明白了。

    “呵呵,马公,其实此事并不难猜,大将军确实有他的意图,如果我所猜测的没错的话,大将军现在是在威压长安!他想要让关中境内更多的家族主动向他请降,同时,也是在等待着更多的朝中臣子暗中与他书信联系,向他表示忠诚。”

    马日磾听到这,依旧不解。

    荀攸解释道:

    “大将军如今在长安周边势力最强,手下八万大军无人可敌。”

    “他此刻不着急进长安,可是雍州境内的人却着急向他表态呀!因为大家都需要一个前程。”

    “大将军将时间拖延的越久,这长安中人暗中与他联络的人就越多,雍州本地的高门望族,与他沟通的也就越多。”

    “而反叛的高门望族越多,王允与杨彪等人的杀伐之心就越盛,诸豪门内部的不稳定性就越大,长安的政治格局也就越乱。”

    “因为这样,长安的朝堂以及望族之间,最终就会分成几大政治势力,彼此之间争相内斗,消耗不休。”

    “只要他们不是铁板一块,大将军来到长安之后,就可以将他们逐个收拾掉,最终将所有的政权归于一手。”

    马日磾听到这,很是赞赏的点了点头:“公达果然高见!”

    就听马日磾颇是忧虑的说道:“那既然大将军已经有所动作,我们在长安城又该做些什么呢?”

    荀攸慢慢的说道:“我们现在要做的事情就是什么都不做,”

    “让咱们系的官员,最近都闭门谢客,安坐家中,不要掺和政事,能不办就不办,能忍的就忍让,能不管的事就不管,能推的公事就推出去,能过渡的权力就过渡出去,能称病在家就得称病在家。”

    “反正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能少掺和一件事儿就少掺和一件事,能少见一个人就少见一个人。”

    马日磾一听荀攸这么说,惊讶的睁大了眼睛。

    他实在是没有想到,这话居然是从公达的嘴中说出来的。

    这个人平时可是积极努力,用心为朝廷办事的,他一心为天子分忧,为朝廷解决各种疑难病症,可谓勤恳!

    怎么到了关键时期,他竟说出这种话来?

    “公达你此言吾实是不解……伱干脆让大家把官都辞了,不就好了?”

    荀攸捋着自己的短须,呵呵笑道:“除了这官不能辞,其他的能不办就不办,就留个官名,剩下的就把自己当普通黎庶了,告诉咱们一系的所有人,这眼下,不办事就是在办最大的事!”

    “愿闻其详?”

    荀攸长长的叹了一口气,说道:“如此浪费光阴之举,其实我又何尝愿意?只是如今的形势不一样,眼下这种局势,数月之后,朝廷必然推陈出新,所有的政事和体系都将改变,”

    “正所谓破而后立,不破不立。”

    “现在所做的事情,一个月两个月三个月后,都会成为无用功,既然如此,大家又何苦多耗费那份心力呢?”

    “对于我们这些人来说,现在做的越多,反而越容易被王允、杨彪等被找到机会废除官职,驱逐回原籍,实在是得不偿失。”

    “我们现在的就是做的就是隐忍!大家能够忍气吞声,保住官职,待日后大将军进京,我们清流一系人便可以顺理成章的成为大将军的羽翼,与大将军一起辅佐朝政,匡扶新君。”

    “大将军刚刚进入长安,虽然有很强的军事实力,但也需要有能人帮助他处理朝政,运转这个国家。”

    “大将军手下有文若叔叔,郭奉孝,田丰、沮授、审配……这些人虽然都是当世英才,但是这些人都只是在地方执政,却从来没有立于朝堂,没有在京城中主持过一个国家运作的经验,就算是他们惊才绝艳,但要是骤然之间将所有的朝堂政事交给这些人来处理,那一定会出大乱子的。”

    “大将军也一定非常明白这个道理。”

    “所以,大将军需要原先在朝廷待过的臣子来帮助他运转这个国家。”

    “而王允、杨彪手下的那些公卿之臣,就算是投靠了大将军,你认为大将军会对他们有多少信任?他能够放心的让他们替自己执掌这个国家吗?”

    “那是绝对不可能的,这个国家最终还需要我们清流一系来运作,所以我们现在要尽量保护我们的人不受王允等人攻击,等大将军进入长安之后,我们清流一系自然就可以扬眉吐气了。”

    听了荀攸的话,马日磾心中升起了无限的佩服之情。

    颍川荀氏家族果然是能人辈出啊!

    上代的八龙如今虽然都已经去世,但是这一代的人杰也是惊才绝艳,比起上一代不遑多让。

    这荀公达乃是如今荀氏家族第三代的人杰之中的佼佼者,却也不次于以荀彧等人为首的二代荀家子弟,实在是厉害的很。

    其实,荀攸的政治能力和眼光如此卓越,也是因为这些年跟在荀爽的身边学习的,同时也是因为他在长安朝廷中待的时间长了,看到的东西也太多了,敬业累积的丰富。

    在这一点上,他已经超越了他的叔叔荀彧。

    马日磾突然又想到了一件事,他疑惑的看向荀攸。

    “公达,你适才所言之中,有一句辅佐新君,这话是何意?”

    荀攸只是笑,并未回答。

    ……

    其实对于刘俭的意图,荀攸确实是猜中了一大半,但是还有一小半他没有猜中。

    刘俭现在之所以不着急向长安进兵,除了因为他要等待雍州以及长安中诸多家族投降到他这一边,分化对方的实力之外,还有另外一点是,刘俭正在等待另外一群支持他的人入京。

    刘俭进入长安执掌朝政,不仅仅需要消除掉王允,还有杨彪等人,他还需要做另外一件大事。

    那就是废了刘辩。

    其实以刘俭的现在的军事实力,进入京城之后,直接把刘辩废了,然后拥立一名新皇帝,也不是什么难事,毕竟硬实力在那摆着。

    朝堂中的人虽然会有一些人发出怨言,但是恐怕也不能够阻挡住刘俭。

    但是刘俭觉得,若是自己这样做,与历史上的董卓、曹操一样,一定会被人借题发挥,用来污蔑他的声望。

    他刘俭就算是要废帝,也一定要废的光明正大,堂堂正正,留名青史,让人放不出半点屁来。

    但是想要做到这一点,又谈何容易呢?

    就算刘俭军事实力震天,但是朝堂之中肯定还是有人对于他废立的举措敢于反抗。

    大汉士族群体中还是有很多人是犟骨头,不怕死的。

    到时候,肯定是有人会站出来大骂刘俭是奸臣,这种事是一定会发生的。

    所以,刘俭为了证明自己的正确性以及正义性,就一定要与这些人抗争到底。

    首先他要拉拢一批属于自己的政治盟友,使自己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

    但是说实话,从古至今,只要是事关废皇帝这种事,无论怎么美化都不会有很好的效果。

    因为废帝的人必然会被打上权臣的标签,刘俭想来也不会例外。

    毕竟皇帝是一国之主,废皇帝那就是废一国之政,重启炉灶,以一己废天下公事,怎么可能会有人独善其身呢?

    刘俭想了一个办法。

    为了能够让自己废帝成功,将负面影响降到最低,他打算拉拢一批人共同进行此事。

    拉拢朝臣和权贵是没有用的,不论这些人怎么支持自己,天下人和后世人依旧会给自己打上一个权臣的标签。

    所以刘俭打算将废帝这件事从公事转为半公半私。

    如何才能将这件事转化为半公半私呢?

    那就是号召天下有影响力的诸侯王进京,大家一起来商讨这件事情。

    这个天下是汉室天下,但汉室天下并不是皇帝一个人的天下,东汉的很多皇帝也都是先帝死后没有子嗣,故从诸侯王中选出继承人,被汉臣们扶持上皇帝的位置的。

    所以,诸侯王也可以算是大汉天下的半个主人。

    对于当今天子的德政过失,身为其兄弟叔伯的诸侯王们自然也有权品评一下,大家坐在一起商量商量——现在的这个皇帝到底有没有能力将大汉天下治理好?

    毕竟,这可是我们老刘家的江山啊!

    刘俭的信札很快就送到了各个诸侯王的手里。

    这些诸侯王不敢怠慢,纷纷向着长安的方向进发。

    这些人有赵王刘豫、常山王刘暠、东海王刘袛、安平王刘续、下邳王刘宜、琅琊王刘容、河间王刘陔、中山王刘稚、济北王刘鸾、彭城王刘和、甘陵王刘忠等……好一大群王都来了。

    而且,不光是诸位诸侯王,就是青州的刘虞也正向着长安进发。

    这些刘氏宗亲将齐聚长安朝廷,共同商讨废帝之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