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六中文网 www.16zw.com,最快更新逆旅 !
碧特格不再盯着唐福,而是转向广袤的天空,此时临近黄昏,满天都是大朵的白云,正是秋季最美的时光。碧特格的眼神停留在那些漂浮不定的云朵之上,仿佛思绪也随着云彩飘到了很远的地方。
“我出身阑珊城帝国贵族世家,算是帝国贵族的一分子,然而到我这一代家道中落,已经到了几乎要被排挤出帝都阑珊城这个名利场的地步。幸好我遇到了柯仕仁老师……”
“身为帝国护国法师,柯仕仁老师在帝都可谓红得发紫,但他从未把自己当成高高在上眼高于顶的那些家伙中的一员。他并不醉心权势,虽然他那时是皇帝陛下最为信任的几个人之一,却从不利用皇帝的信任为自己或是自己的家族谋取利益。相反,他对于帝国魔法学院却倾注了全部的心血。”
“用他自己的话来说,他只不过是个魔法师,如果一定要加上一个称谓,那么只不过是一个希望为帝国发现更多魔法人才、培养更多合格魔法师的前行者而已。”
碧特格的眼中全是崇敬的眼神,没有丝毫的作伪,那是提到极为倾心钦佩的长者时才有的眼神。他接着说道:“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比如我,原本是家族中可有可无的一个旁支庶出的后代,但在机缘巧合之下,我偶然见到了柯仕仁老师,并且被他发现我有着极高的魔法潜力。虽然那时我已经超过了年龄,而且家里一穷二白家徒四壁,根本拿不出任何资源……”
院长大人的眼睛湿润,有泪光隐隐闪动,显然心情极为激荡:“我永远记得老师说的话——这个孩子我要了,超过年龄有什么关系,做我私人的弟子好了。没有资源?更没关系,家里没有,我这个做老师的难道也没有吗?就这样,我开始跟随老师学习魔法,并且在老师的悉心教导之下,取得了一些成绩,直到阑珊城里出了个大乱子……”
一直安静听着碧特格痛说革命家史的唐福听到“阑珊城里出了个大乱子”这句话时,眼神不禁一凝。
在哈沃斯山谷中,柯仕仁教授他魔法之前,曾经郑而重之地告诉他“不论在何种场合,没有得到我的允许前,绝对不能把我的名字告诉别人!否则你会给自己带来无穷无尽的麻烦。”,这句话他记得清清楚楚,所以才会在碧特格提到柯仕仁这个名字的时候,表现得略微失态。
柯仕仁还告诉过唐福,他和同伴曾经遇到过一支怪异的冒险者队伍,不到短短十息时间,他那些曾经同生共死的伙伴们一个个都倒下了,甚至在倒下之前,都没有看清楚偷袭他们的人的模样。如果不是他一直带着一个宝贵的空间传送卷轴,可能他也和伙伴们一起化作了齑粉。
而正是在那场战斗中,柯仕仁遭到魔法元素反噬,全身储存魔法力的经脉遭到极大破坏,再也没法恢复到大魔法师的水平。结合碧特格的讲述,显然柯仕仁隐瞒了一些真相,但那不重要,重要的是当时到底发生了什么?
如果柯仕仁和碧特格两个人提到的都是同一件事的话,那么一个威名卓著的大魔法师,居然在自己的大本营中被人打得落花流水,只勉强捡了一条命——这听起来更像是一个笑话。
唐福开口打断碧特格的叙述:“阑珊城里到底出了什么大乱子?”
碧特格愣了一下,缓缓摇头说道:“我不知道,没人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但是死了很多人,还有一些人失踪了,再也没有出现过。包括魔法学院的老师,还有柯仕仁老师……”
唐福心中一沉,终于证实了柯仕仁原来就是碧特格口中说的那个当年红得发紫的帝国护国法师,但他不但没有疑惑尽去的轻松感觉,反而涌出了更多的疑惑,真相如同罩上了一团迷雾,而且这团迷雾还在变得越来越浓密。
碧特格继续说道:“从那以后,我从未放弃过寻找老师,但遇到了极大的阻力,似乎有一张看不见的罗网在阻止所有想要寻找真相的人,不仅如此,很多执着的追寻者甚至还遇到了许许多多的意外事故,又有很多人在这过程中死去。这样一来,追寻真相的人就越来越少了,就连我也不敢再光明正大地到处查访,只能偷偷地私下行动,但随着时光流逝,我觉得我离真相越来越远了。”
“想必你也知道,柯仕仁老师的家族就在西南行省泣血郡,在帝都阑珊城实在找不到头绪,我就另辟蹊径,想从老师的家族聚居地这个方向查找线索,于是便来到了西南魔法学院。自从五年前来到西南行省,我想尽了各种办法,无论是正式拜访还是私下探听消息,都没有在泣血郡得到任何线索。我一度以为老师已经不在人世了,直到看到你晋阶……”
唐福脑筋急速运转,却怎么也想不出来他晋阶大魔法师跟柯仕仁老师有什么关系,只得耐心听碧特格继续往下说。
“在你晋阶大魔法师时,先后出现了三种异象,飞鸟追逐的莲花、昂首向天的火焰犀牛和象征着火系最高魔法规则的不死鸟,从异象中就可以看出来,你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天才,但这还不是让我最高兴的,最让我高兴的是……”碧特格露出笑容,热泪盈眶的微笑。
“柯仕仁老师跟我说过他晋阶大魔法师时的情景,你不要不相信,虽然晋阶是魔法师最高的追求和最大的秘密,但老师对他的学生从来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他只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够少走一点弯路——”
碧特格又露出那副追忆的表情,“老师说他晋阶时出现的异象就是飞鸟追逐的莲花,跟你的一模一样!而且,我在你晋阶的魔法元素波动中,体验到了一种熟悉的韵律,跟老师的魔法律动非常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