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六中文网 > 农女为商:驯夫有方好种田 > 第473章 增税赋

第473章 增税赋

一六中文网 www.16zw.com,最快更新农女为商:驯夫有方好种田 !

    第473章 增税赋

    所以季大儒在上书中提及此事来,快马加鞭送去的临安府。

    皇上的圣旨没到,王家军已经开始征丁,先前说每家每户出一人的事,后来在赵知县的周旋中,改为家中儿子两个的出一人,家中有儿子中秀才的可免兵役,如此梅岭县开始征丁。

    也不过是将梅岭县的壮丁征走,临安府便送来了圣旨,召王将军回京,一时间令王家人又气又恨,得知此事乃季大儒挑起,王家再次将他记恨上。

    王将军要回京了,征兵役一事暂且搁置下来,梅岭县征走的壮丁又送了回来,赵知县正好也收到了田家的家书,这一次满朝文武都反对了,然而也不及季大儒一封上书。

    季大儒在皇上的心中还是挺重要的,正因为季大儒在上书中提及了吴越国一事来,皇上才会如此的着急。

    征丁风波过,季大儒却被王家人恨上了,王将军刚回京便在王贵妃耳边说了不少季大儒的坏话,然而这一次皇上却并没有听从王贵妃的话,反而将王将军王定夫骂了一通,不准他在岭南边关起事。

    同时吴越国只能威胁和安抚,朝中大臣提及再次将黄尧将军恢复原职去往岭南镇守,这一下王家人不干了,最后在王家人的周旋之下,王定夫再次回到岭南,此时已经入夏。

    苏义自是知道了全部过程,回家后便将此事告诉了姐姐和姐夫,令苏宛平唏嘘不已,外戚侵权仍在,大离若再让自私的王家人左右,恐怕要被凤朝给灭了,说到这儿,苏宛平甚至有些担忧起来。

    王将军来了边关,黄尧将军却被软禁在临安府,做了个散官,没有了实权,如今岭南征丁已过,吴越国若是真的起事,岂不是最快受苦的便是两座山相隔的梅岭县。

    梅岭县接收不少难民,吴越国以前也缺少壮丁,最爱来周边小城抓丁过去,苏宛平害怕边关战事又起,与凤朝来一下里应外合,岂不是大离更加的危险了。

    到这个时候苏宛平才发现,她身为大离国的子民,似乎也没有了什么感觉,或许以后她成为凤朝人,或者吴越国人皆不出奇了。

    这个时代虽然是冷兵器时代,战事也多,打来打去的,死伤无数,可是终归一点,不管哪一位上位者,都爱护着百姓,不然人死光了,占着领土又有何用处?

    就随着王将军再次上任岭南之际,大离也出了新的税赋制度,原本一年交两季税的同时,上面又增加了一个丁税,每季增加丁税,百姓家中孩子多的,田地少的,恐怕要更加的辛苦了。

    随着这个消息传出来,县衙门口便挤满了百姓,赵知县已经派秀才下乡讲解新税制,然而下乡的秀才反而被地方的百姓给打了,被百姓们反问得哑口无言。

    凭什么加税,边关百姓本来过得便不是很好,加上去年来的难民,原著民的经济已经受到了波及,这个时候再增加税赋,这是要让百姓怎么活下去呢?

    县衙门口被堵,赵知县与地方官员都不敢进衙门了,赵知县回到衙外的赵府,直摇头叹息,国将乱必起妖孽,果然不假,到这会儿,赵知县再无心思想调离梅岭县,如今于他来讲,只要能保住性命,安生的活着就好。

    田氏看到赵知县摇头叹息,她忍不住上前劝道:“夫君施仁政,可上头不准,不仅咱们梅岭县如此,想来其他县也是如此,我看不如叫巡检司派人镇压,岂能放任百姓堵在县衙,成何体统。”

    话是这么说没错,可是便是赵知县也觉得增加税赋不好,百姓的生活已经不容易,这个时候哪能交出多余的税来,而且此税有重复征收的原因,且圣旨才下,今年初夏便要交第一次税了,百姓如此着急也是有原因的。

    一时间梅岭县的百姓闹了数日,地方官员都不敢回衙门,最后还是听了田氏的话,巡检司带着弓手去镇压,很快落实了此政,百姓们不得不回去,而街头的生意转眼变差了。

    一时间百姓不敢随意的消费,家中但凡有点余银都留着,生怕交税不够而遭罪,同时对大离越发的不满起来。

    却在这个时候,民间忽然出了一些传言,传言中说北方新朝凤国新帝最是体恤百姓,统领了北边后,百姓们安居乐业,还减少了税赋,如今再与大离相比,百姓们听了这个传言后,心里不平衡起来。

    不管上头谁当皇帝都与百姓无关,百姓们最关心的是自己交多少税,能不能养活一家人,而显然眼下连养活一家人都困难,大多庄户家中,生上五六个儿女的不在少数,接着各家儿子再生下好几个孙子孙女,如此盘大的一家人,所交税赋便不必说了,想来不用过上一两年,这些庄户人家,要么能寻到什么好出路,否则恐怕只能逃出原藉,四处流浪,养活自己的性命而背井离乡了。

    这些良藉的庄户,一但离开了原藉,到了外头就有可能被抓壮丁,或者被不良之人抓去变成了奴籍等等,反正在外头自有风险,哪及留在家乡好。

    于是傅家的杂货铺前忽然便多了不少报名做杂货郎的百姓,想着再过三个月就得交税,交不上就得逃走,倒不如跟着傅家或还能讨一口饭吃。

    可是此时的杂货铺慢慢的不太好做了,大家都抓紧了腰包,不再消费,周而复始,生意自然就不好了。

    苏宛平听到底下管事的消息,各杂货分销商也寻了过来,于是临时开了个会,对于这一次招多少杂货郎一事,苏宛平自是不同意再招骋了,不然会影响原先杂货郎的收入。

    可是百姓们田地少,税赋重,他们若有点现钱的出路,恐怕就要活不了。

    苏宛平听着这些分销商的抱怨,她首先想到了余家的船队,先按抚了这些分销商,接着等余三当家的船靠岸了,她便将余江给请下了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