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六中文网 > 最后的三国2:兴魏 > 第1408章 宜将剩勇追穷寇

第1408章 宜将剩勇追穷寇

一六中文网 www.16zw.com,最快更新最后的三国2:兴魏 !

    还好现在的地盘,曹亮自己一刀一枪拼下来的,那些反对自己的士家大族,大多已经在战乱之中灰飞烟灭了,比如祁县的王家,那可是并州赫赫有名的大族,勾结司马氏,明目张胆地来进行叛乱,曹亮当然是毫不留情地予以镇压之。

    就算自己现在强行地推行科举制,固然有许多的士家会跳出来反对,但许多中小士家还是会选择沉默,毕竟他们也清楚,和曹亮对抗的下场是什么,曹亮表面上看起来平易近人、和蔼可亲、人畜无害,但熟悉曹亮的人都知道,他的铁腕可不是吃素的,一旦曹亮要动真格的,没人能有机会幸免于难。

    更何况,初期一段很长的时间内,士家也将会是科举制的最大受益者,那些族里的优秀子弟和优秀人才,将会在科举考试之中独占鳖头,唯一不同的,只是那些滥芋充数不学无术的士家子弟,将不会再有任何的机会。

    关于推行科举制的想法,曹亮之前已经同夏侯玄聊过了,夏侯玄震惊之余,对曹亮这个“大胆”的想法也是比较认同的,其实曹亮的这个思路,也是同曹操当初的选贤办法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所不同的是,曹操的选拨人才办法是根据他个人的好恶,没有绝对的标准,曹操认为你行,你就行,而曹亮的科举制,则会成为一种完善的制度贯彻执行下去,九品中正制也将因此而寿终正寝。

    不过夏侯玄也认为这种变革的力度有些大,真要实行的话,必然会受到那些士家势力的阻挠和反对,所以在推行科举制时,必须要采取极为慎重的方法,最好能在根基牢固的并州进行试行,成功之后,再向其他的州郡进行推广。

    曹亮对夏侯玄的这个建议很是赞赏,确实,饭要一口一口吃,事要一件一件办,一口永远也吃不成胖子,如果科举制能在并州进行试点的话,成功的几率还是蛮大的,毕竟并州可是曹亮的大本营,在那儿,曹亮拥有着无数的支持者,尤其是那些寒门庶民,对科举制肯定是举双手欢迎的。

    而在并州,几经战乱,士家力量已经是渐式衰微了,曹亮虽然没有对他们赶尽杀绝,但在并州,士族已经明显没有什么话语权了,曹亮如果真的在并州强推科举考试,遭受的阻力估计也是最小的。

    如果科举制在并州试点成功的话,便有机会进一步地推向其他的州郡,未来甚至有可能向全天下推行,这一点,曹亮还是满怀期冀的。

    人才的选拨制度关系到吏治,没有好的官吏,国家如何来管理,曹亮一个人能力再强,也不可能事事亲力亲为,国家的治理,还是需要无数的各级官吏各司其职,各安其位,这样国家的管理才能井井有条,不会出现什么乱子。

    所以人才的选拨制度是国家的根本,没有一个行之有效的选拨制度,真正的人才提拨不起来,反倒是大量的庸才充斥官场,这样的朝廷,这样的国家,腐朽和崩溃只是迟早的事。

    熟知历史的曹亮对士族阶层的统治是深恶痛绝的,西晋王朝之所以成为短命的王朝,不但是因为有“何不食肉糜”的皇帝,更是有着一帮着奢侈无度,只知道享乐,从不关心百姓疾苦,不顾及百姓死活的士族官僚阶层,生而富贵,窃居高位,昏聩无道,也难怪西晋王朝在五胡的铁蹄之下很快瓦解冰消,彻底覆灭了。

    为了不让五胡乱华的悲剧重演,曹亮已经下定了决心要把科举制推行下去,不管遭受多大的阻力,不管面临多少的困难,都阻挡不了曹亮那颗坚毅的心。

    曹亮已经将科举的实施细则交给了夏侯玄,由他一手来操办,全权负责,曹亮要求夏侯玄抽调官吏,特别地成立试举曹,取代了原先的中正官。

    科举分为文举和武举,这将是以后选拨文官和武官的主要途径,明清时代的科举虽然已经发展到了巅峰,但八股文的盛行,却严重的桎梏了人们的思想,对于这种迂腐之极的科举,曹亮并不太感感冒,反倒是唐代的科举,比较开明,值得效仿。

    但曹亮推行科举,也并非是一昧地生搬硬套,他还需要结合现在的实际情况,做出相应的调整。

    万事开头难,在九品中正制度之下,推行新的科举制,许多的困难还是意想不到的,曹亮也完全是摸着石头过河,只有在并州试点成功之后,取得了经验,才有可能向其他的州郡进行推广。

    这事不能急,也急不来,曹亮计划用三到五年的时间来逐步推广这个科举制,现在所有的计划也只是一个雏形,真正具体实施的时候,还要经过不断的完善,曹亮必须要保证不办则已,一办必须要成功,这是关乎到国家的千秋大业的事,只许成功,绝对不能失败。

    这件事曹亮交给夏侯玄去办,也确实是比较放心,夏侯家族本身就和曹氏宗族是联为一体的,他们在朝中,基本上算不上什么名门世阀,也常常受到那些所谓的大世家的排挤,曹亮继承并改进了曹操的选贤办法,一提出来便得到了夏侯玄的赞许,太祖皇帝的英明圣武,一直以来都是夏侯玄所崇拜的。

    夏侯玄博学多才,满腹的经论,由他来主持这个科举考试,比曹亮自己来亲自操办更要放心的多,毕竟曹亮最多的提供一些理论性的东西,具体的操办,还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科举的事交给夏侯玄去办,曹亮这边还有更重要的事要办,那就是强渡黄河,向司马氏发起最后的总攻,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现在曹亮绝不能再给司马师任何的喘息之机了,一鼓作气,攻破黄河天险,直捣洛阳,彻底地消灭司马氏残余的力量,大兴曹魏的基业。